第一百零三章 心意相通
什么心意相通?
顾翎奕现在是要把她私库里面的东西全部都搬走,他怎么跟他心意相通?
他顾翎奕能不能做百官的表率,关她什么事……
等下,百官表率?
盛光瑞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宋思安的表情从一脸不耐烦和震惊中逐渐冷静了下来。
并且这个速度快到令他都感到惊诧。
难不成真的是什么心有灵犀吗?
宋思安很快就咬了咬牙,扭过头对着盛光瑞笑了一下。
“我明白将军的意思了。”
她叹了口气。
“盛大人想必也是知道将军这个人的,从来都是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都嫌不够多。既然如今陛下有意查清这件事,那库房里的东西自然是应该上交回去的。”
这个话风转变得实在是太快了,盛光瑞都有些难以置信。
“那……我这就派人来将东西全部都搬走?”
宋思安点点头。
“当然可以了。东西都放在那里,还是之前的样子没有动过。还请盛大人拿到之后可以秉公处理,还顾大将军一个清白。”
“那是自然。”
两个人又互相寒暄了几句有的没的,陈光瑞就急急忙忙着人去办这这件事了。
毕竟今天早晨朝会上皇帝是下了令要他尽快破案的。
他这边刚刚一走,听雨的脸就垮了下来。
“这也太不符合礼数了,怎么能这样?东西明明都已经搬到我们库房了,皇帝一下命令就可以全部收走……”
“算了吧,算了吧。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难道你还能当着皇帝的面说这些东西都是你的?”
宋思安倒是看着盛光瑞远去的背影,语气里并没有什么不高兴的意思。
“小姐您倒是想得开!那按照陛下说的,‘以后慢慢补’,谁知道这个以后什么时候才会来!万一国库一直这么空着,那聘礼岂不是全部都打水漂了吗?”
“这话也是你说得的吗?这可是质疑陛下的决定!在府里说说也就罢了,你要是敢出去这么说,到时候我也保不住你!”
即便知道听雨是在为自己抱不平,但宋三的语气还是没有忍住严厉了起来。
“如今我们生活在天子脚下,你头上再也没有侯爷帮你的忙了。再加上顾翎奕现在又被弹劾,算是整个朝堂的焦点人物,我们的一言一行自然也会被人看着。”
她轻轻点了点听雨的鼻头。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记得谨言慎行,知道吗?”
这一下其实并不轻,但听雨也知道自己刚刚是说错话了,连忙捂着鼻子,点头称是。
见她已经接受了自己的说法,宋三这才摇头晃脑的乐了起来。
“并且……其实我觉得,这个‘以后’,大抵不会很久。”
“小姐又是怎么知道的?”
“猜的。”
宋思安挑了挑眉,说完这句话,就扭头抱着自己的衣服往内间去了。
但她的语气里是听雨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狡黠,甚至感觉她心情很好。
“小姐,先别走呀,你告诉我一下吧,到底为什么……?”
听雨的好奇心被他勾起来了,连忙追在屁股后面一直问,但宋思安一头就栽进了自己的书里,再也没有回复过。
在听雨的帮助和监督之下,顾翎奕送来的那些东西终于原封不动的被搬到了大理寺。
由大理寺卿牵头,大内总管和礼部的几个官员一起在旁边盯着,顾翎奕送出去的这些聘礼被反反复复查了无数次。
柳燕麟也早就已经被抓起来了。
“不管你们再问我几次,那些东西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偷的,没有人在背后指使我,你们也不用白费功夫了。”
很巧,审案子的人又是何丰仪。
其实要说巧,那倒也没有多巧,毕竟最近这段时间盛光瑞的主要精力全部都放在御赐品上了,而这个案子皇帝又要结果要的急,其余的事情自然只能是何丰仪来帮忙了。
“你那么激动干什么?早就已经跟你说了,之所以把你请进大理寺,只是为了让你协助案子的调查。你倒也不用对我们一直都这么戒备。”
何丰宇倒是老神在在,甚至还有功夫在自己桌子上放了盏茶慢慢地喝。
“你总是用这种抵触的情绪跟我们说话,你的口供也不能算作是真的。”
“可笑。”
柳燕麟冷笑一声,还是那副不愿意配合的表情。
“明明就是你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如今还要怪我的脾气不好。我要是真的脾气不好,早就把你们大理寺的牢门都给拆了。”
听他说到这里,何丰仪终于有些绷不住神色了。
大理寺本来就是礼朝用于审理官员和贵族的专门机构,在这牢里关过的天潢贵胄不知凡几,迄今为止,哪怕是龙子王孙,也都还没有人敢这么嚣张地说这样的话。
看来这个人脑子不太正常。
“你看……早就跟你说了,这种前后矛盾的证词我们用不了!”
何丰仪也终于有些不耐烦了,轻轻地把茶盏往桌子上一放,跟他理论起来。
“你一下又说东西是你偷走的,跟其他人无关,一下子又说是我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那你到底想说什么呀?”
“从一开始请你进大理寺的时候就跟你说了,是协助我们进行调查,你只要把事情说清楚了,自然就能回去了。你看看你现在的口供……前言不搭后语,让我们如何能够放你走?”
“说的倒是好听,整个京城谁不知道进了你大理寺的人就没有活着走出去的?”
“这你又是从哪里听来的说法?从我们大理寺走出去的人可多着呢。由陛下督导,大理寺从来不判冤案错案,这一点你难道不知道吗?”
“不判冤假错案?哈哈!”
柳燕麟像是听到了什么特别好笑的事情。
“真的不判冤假错案,那为什么前段时间方良死在你们牢里了?”
他仿佛是抓住了何丰仪的什么把柄一般,直直的逼视着他。
“如果真的不判冤假错案,那为什么这个案子当时没有对外审理?为什么所有的卷宗都只是给皇上过目之后就封存了?难道说在你们眼里,芝麻小官的命就不是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