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寻声望去,就连会议厅门口走进来一行人,为首的是一个头发花白,年龄与崔永富相仿的人。
正是糖厂党委书记钱援朝。
“老钱,你怎么来了?”
崔永富有些意外的问道。
钱援朝只负责厂内的政工工作,平时很少参与厂子生产建设方面的事情。
“建设三四号厂房是咱们厂子今年的头等大事,我也关心,就过来看看,正好看到你们两个在这里吵。”
“依我看,没什么好吵的,你们两个各自看好一家建筑公司,咱们也正好有两个厂房需要建,不如把合同分开,让他们两个公司分别建设其中一个厂房,这样不就行了吗?”
钱援朝笑道,作为糖厂书记,虽然平时不怎么参与厂里事务,但实际上,他的行政级别与崔永富同级,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可钱书记,那个长胜建筑公司一共才组建两个月,建厂房这么大的事,万一他们建不好怎么办?依我看,还是顾氏集团靠谱。”
李佳良道,有些不甘心订单被长胜建筑公司分走一半,毕竟他之前拿了顾氏集团的好处。
“老李,别再说了,他们既然能来这竞标,就说明对自身能力有一定的自信。我们可以采取逐步验收,逐步打款的方式,哪里验收不合格就要求整改,甚至直接终止合同,有合同在,你怕什么?”
钱援朝笑着说道。
那个年代,各项法律法规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健全,但执行力度却不是后世能比的。
很多合作如果不按合同执行,那真的是要负法律责任的,甚至被判刑的也不在少数。
尤其是国营单位,更是这样。
钱援朝的话都说道这个份上,崔永富李佳良两人只能妥协下来。
最终,原本应由一家公司建设的三四号厂房被拆分成了两家。
杨承志的长胜建筑公司建设三号厂房,顾氏集团建设四号厂房。
陆林语自然很是不甘,不想被杨承志这个泥腿子分去一杯羹。
但对方有崔永富撑腰,她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对于这个结果,杨承志到是能接受。
他的建筑公司刚组建,如果一起施工两个万米大厂房对于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尤其财力,他手里的现金流不多,如果采取包工包料的方式,两个厂房的先期投资都需要他来垫付。
这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一个厂房的话就能缓解许多。
而且按照书记钱援朝的提议,采取分阶段验收,分阶段打款的方式,资金方面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缓解。
签完合同,陆林语与崔永富,李佳良,钱援朝等糖厂领导一一握手。
“感谢糖厂给了我们顾氏集团这次合作机会,我们一定会为这次合作交上一个完美的答卷!”
说着,陆林语就带着自己的团队准备离开会议厅,在路过杨承志身旁的时候,不禁低声冷笑道:“泥腿子,我们走着瞧,我倒要看看,你一个农村工程队能盖出什么好房子来!”
话语落下,她才转身而去。
杨承志懒得理会对方,合同签完够,按照施工规划,最早明天就可以破土动工了。
因此,他也没有耽搁,离开糖厂后,就马不停蹄的去找王三柱子。
“崔厂长,不得不说,您的决定挺大胆的,居然极力推举一个刚组建不久的公司。”
“那长胜建筑公司跟顾氏集团相比就好比蚂蚁与大象之间差别。”
“虽然可以采取逐步验收打款方式,但依我看,三号厂房的质量一定堪忧,不出事但好,如果出事了,您可要承担责任啊!”
所有人离开后,副厂长李佳良对着崔永富说道。
这件事不仅是他收了顾氏钱的问题了。
身为副厂长这么多年,他在工作上也是兢兢业业,却始终被崔永富压着,心里不憋屈那是假的!
而他又对顾氏集团有着绝对的自信。
因此就想着借这次盖厂房的机会好好给崔永富一个下马威。
一旦三号厂房干不好他就更有机会借题发挥了。
“长胜建筑公司的报价比顾氏集团便宜不少,但我依旧相信他们不会比顾氏集团差。如果真出了问题我愿意承担责任!”
崔永富目光灼灼的说道。
经过李佳良这么一搅和,他心里其实也对长胜建筑公司有点没底了。
但就凭杨承志救了他一命,就值得他去为对方赌一次。
“好,我就等您这句话了,如果到时候出了问题,您最好要言而有信!”
李佳良冷笑着说道。
他可是惦记厂长这个位置很多年了。
要是三号厂房搞砸了追究起责任来,崔永富必然难辞其咎,他正好借机上位!
想到这,李佳良私心大起,竟隐约有些期待三号厂房出问题了。
……
杨承志并不知道这些。
离开糖厂会议厅后,他就在工地上分别找到了王三跟柱子,并且把两人召集在了一起,开始商讨建设糖厂三号厂房的事。
在得知长胜建筑公司中标后,王三柱子自然欣喜无比。
与杨承志回到公司,带上公司两个很有经验的设计师,来到了三号厂房地块上。
对于这次中标,两个设计师也不得不对杨承志刮目相看了。
他们虽然没亲临现场,但也明白,这么大规模的厂房建设,竞争一定相当激烈。
其中不乏一些大型国营建筑公司,他们也听说了顾氏集团的加入。
可即便这样,长胜建筑公司依旧能虎口夺食,分得一杯羹,这无疑体现了杨承志的能力。
这让两个设计师纷纷觉得自己跟对人了,来到现场后便开始测量数据,绘制草图等各项工作。
“二位,一定要把这个厂房的消防水箱设计到最大化,消防栓的数量也可以比现在的国标多做一些,就按两倍来做吧,到时候,我会采购一个市面上压力最大的水泵安装上去,确保充足的水压供给。”
杨承志对着两位设计师嘱咐了一声。
闻言,两个设计师都一脸的不解,只听其中一个设计师忍不住问道:“我们确实能那样设计,但以目前的国标来看似乎是没有必要的。”
“水箱加大,买更大的水泵,消防栓增多,这都需要更多的成本,咱们本来的报价就比顾氏集团低,这样一来利润会进一步降低,依我看不如按照国标来算了,谁也挑不出毛病!”
王三也跟着附和道:“是啊承志兄弟,我也觉得按照国标来就行,没必要花那冤枉钱,毕竟,消防设备是安装在看不到的地方,谁能注意这些啊?”
柱子虽然没说话,也跟着点头,成本太高了,他们必须要为公司的利益考虑。
杨承志却神秘一笑,说道:“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吧,等厂房盖好了你们就知道了。”
两个设计师虽然不知道杨承志这么做的意义在何处,也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他们哪里知道,按照杨承志前市的发展路径。
八三年的七月底,东风镇糖厂发生了一场特大号火灾。
这场火灾把新投产的两个三四号厂房烧成了废墟,还死了不少人。
因为这场火灾糖厂损失严重,整改了大半年才重新营业生产。
但从那以后,糖厂的营收就开始逐年下滑,最后不得不吃国家补贴苟延残喘,直到九十年代彻底倒闭了。
如今,杨承志接下这个工程,自然不会让悲剧重演。
因此,加强三号厂房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放在头一位。
除此之外,杨承志还刻意嘱咐采购部门,把消防栓水管长度加长两倍备用。
采购自然照做,只是这样一来,他们的建筑成本进一步加大。
等设计师把图纸设计完毕后,厂房的整体预算也出来了。
一共四十万的总造价,建筑材料成本就高达三十万。
其中,一个市面上最大压力的消防水泵就要比常规国标的贵三倍!
刨除人工等费用,这一万平方的大厂房净利润只剩下五万左右。
五万虽然听起来数字不小,但对于这一万平方的大厂房来说已经算是相当薄的利润了。
而且其中还要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
这让两个设计师以及王三柱子都非常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