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距离奥运会开幕只剩下一个月,这首歌再次在全国范围内被频繁播放,成为这个夏天最动人的背景音乐。
——但这届奥运,不只是一次体育盛会。
这是2008燕京奥运会,是华夏第一次主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场举国之力、倾注希望的世界级盛典!
而它的意义,远比表面上所看到的更加深重。
整个20世纪的前半叶,华夏曾因战乱与动荡积贫积弱,饱受欺凌,长期被外界蔑称为“东亚病夫”。
体育,更成为民族弱势的代名词——一个连奔跑都显吃力的国家,又怎能昂首于国际之间?
但从1952年重返奥林匹克,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第一枚金牌的荣耀,再到90年代的顽强追赶,华夏一步一步,用几十年的汗水与坚持,从“体育荒漠”走向“体育大国”。
而2008年的燕京奥运会,正是这段百年逆袭的历史终将开花结果的时刻。
这是一场属于全民族的圆梦之旅,是一声响彻全球的宣言:“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我们已昂首崛起。”
这一切,使得每一位参与者,都明白一个事实——
这届奥运,必须办好,哪怕是细微如主题曲的选定,也不能有一丝马虎!
此刻,燕京鸟巢奥组委大楼会议室内,灯光明亮,气氛却沉沉压抑。
一场紧急会议正在召开,会议桌上摊着厚厚一摞文件,里面是过去几个月征集到的奥运主题曲候选作品,足足几十首,来稿作者涵盖国内外知名作曲家、青年才俊、金曲制作人。
可现实是——一首也不行。
主持会议的,是国家顶级导演张谋。
他眉头紧锁,脸色沉沉,一双眼睛死死盯着播放停止的音响设备,像是想从沉寂中听出什么不一样的声音。
“还是差。”他低声道,“和《平凡之路》比,气质、感染力、格局……全都差了。”
有音乐评审叹了口气:“宣传曲反倒成了天花板。”
张谋听见了,抬起头正要说话,这时,坐在角落的一位资深音乐总监忽然开口:“张导,要不……我们去找苏灿?”
空气在这一刻凝固。
张谋眼神微微一亮,整个人从椅子上坐直:“苏灿……”
这个名字,他早就想到了,可也一直压在心底。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声音有些沙哑:“我不是没想过……但他年初就去了钮约,代表咱们参加全球音乐大奖,还成立了慈善基金,最近一直在国际舆论的最前线……我实在不忍打扰他。”
“可张导,”那位总监望着他,语气无比认真,“这是奥运会,是我们华夏第一次真正站在世界中央,这首主题曲,不只是为了开幕式,更是为了告诉全世界——我们是谁,我们要走向哪里。”
“现在,除了苏灿,没有人能写出这样的歌。”
张谋沉默了几秒。
他抬头望向窗外。
鸟巢的钢铁骨架在烈阳下熠熠生辉,仿佛整个国家的意志正集结于此。
那些流淌过岁月的历史,那些从百年前走来的屈辱与崛起,都在这个盛夏,等待一个声音,给予它们注解。
他缓缓点头,眼神坚定如炬:“好,联系苏灿。”
会议室里顿时一阵轻响,工作人员纷纷起身,调取联系方式,准备发出那通关键的邀请。
张谋望着那枚挂在墙上的奥运会徽,胸中百感交集。
——也许,那个曾在电视节目上一首歌唱哭全国的年轻人,如今,真的能为华夏,写下一首载入史册的奥运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