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 第204章 朱辰的改变

第204章 朱辰的改变

    徐达和朱棣的问题,自然是关于船厂这一边的。

    大明现在虽然拥有相当高超的造船技术,但是朱辰给的那些造船技术毕竟更加先进,所以还是有一些技术上的壁垒。

    上一次做平炉炼钢的时候,是徐达搭档朱标,那一次的问题比这一次的还要多,后来是朱标带着问题去到书店一一请教朱辰,这才把问题一点点解决了。

    所以这一次,徐达也是这么想的,让朱棣带着问题去书店请教朱辰。

    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他总感觉,朱辰那里会有答案。

    同时,他也不知道的是,朱元璋其实也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要不要带朱棣去书店?

    因为朱辰的书店是个未来的书店,那里不仅有着超出他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和技术,更关键的是,那里还有着,关于他们这个时代的历史。

    如果是一般的情况也就算了,关键是他老朱家的这几位太能折腾了,每一位都是那么的传奇或者说离奇。

    上一次朱标得知自己的未来,一度消沉,后来是朱辰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下的一番话,才让朱标幡然醒悟,重燃斗志。

    可是现在这一位……

    要是他知道自己未来会以藩王的身份造反成功,成为文攻武略的一代帝皇,那又会怎样?

    朱元璋想象不出来。

    但是,他现在又不得不去面对这个问题。

    因为他既然把朱棣拉过来和徐达一起造船,而且还给了他世界地图,这就意味着,朱棣未来终究是要以主力的身份参与到大明的这一场巨大变革之中。

    而参加到这场变革之中,又绝不可能绕开朱辰和朱辰的书店。

    就像现在,船厂遇上了技术性的难题,而徐达主要是负责组织军队进行施工建设的,技术上的问题还是由朱棣这边主要负责,就像上一次平炉炼钢时候徐达和朱标的分工一样,光带徐达去,效率会很低。

    朱元璋着实是左右为难。

    但最终,朱元璋还是决定带朱棣一起去。

    因为,隐患之所以叫做隐患,就是因为一直隐藏着,很多时候你必须去面对它,才有可能将它解决。

    而且他决定找不告诉朱棣真相,就像徐达那样,只管去和听就好了,别问为什么……

    ……

    这一次去朱辰的书店,朱元璋并没有叫上朱标。

    但不是因为避嫌什么,而是因为朱标现在已经基本上主持了整个大明的大小事务,忙得像是陀螺一样转个不停,而且这一次去,朱元璋主要是想了解造船和出海的事情,这些与朱标的关系不大。

    不过马皇后还是一如既往的一起去。

    马皇后去朱辰那里没有什么特定的目标,她就是喜欢去,喜欢听朱辰讲那些新奇的知识和事物。

    一行四人,轻车熟路的往朱辰的书店而去。

    朱棣和徐达一辆马车。

    徐达是朱棣准老丈人,所以两人之间的关系不单单是用熟稔来形容了,而是亲密。

    “徐叔叔,咱们这是要去哪?”朱棣开门见山的问道。

    “应该是一间书店。”徐达也没有卖关子。

    “书店?”朱棣露出不解的神色,去书店干什么?

    朱棣还想再多问些什么,然而,徐达看了他一眼,却是苦笑道:“你也不用多问什么了,说实话,我和你差不多,知道的也就这么点,那里很神秘,去了你就知道了。”

    朱棣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

    不过徐达的话,倒是激起了他更多的好奇……

    ……

    书店中。

    朱辰正躲在后方用帘子隔开的书房中品玩字画。

    从一下开始,他对这些古玩字画其实是没有什么兴趣的,后来有一次闲得无聊,便拿出朱元璋给的那些古玩字画出来钻研。

    没想到,一钻研,就钻研进去了。

    明代董其昌在《骨董十三说》中写道:“玩古者,如与先贤对坐。”

    通过这些字画,朱辰可以感受到作者情感,以及那些细腻精妙的笔锋,甚至能感受到时间的痕迹。

    这和在书本上照片上或者隔着玻璃去看的感受完全不同,让朱辰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

    事实上,朱辰给大明带去了变化,而朱元璋又何尝不给朱辰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现在的朱辰,可以说早就已经相对的财富自由了。

    财富自由什么感觉?

    朱辰觉得,财富自由后最显著的改变是“时间颗粒度”的细化。普通人用小时或天规划生活,而财富自由者则可以用“季度”或“兴趣周期”作为单位。

    这话怎么理解呢?

    就是,朱辰突然意识到,他可以花三个月研究那些明清的字画,而毫无负罪感,也毫无紧迫感。

    朱辰也突然理解,为什么说现在人变浮躁了?

    归根结底,还是生存和生活的压力所致。

    财富自由,就意味着这方面的压力变小了,或者说直接没有了。

    同时,人际关系也变得更加的简单,只需要遵循自己的喜好,整个人也从骨子里变得更加的从容,像是近视的人戴上眼镜,世界并没有变美,只是变清晰了。

    可以说,财富自由更像是一种勉于恐惧的自由,又或许说是“允许自己脆弱”的权利:可以失败,可以耗费时间去做想做的事,可以在四十岁的时候重新上学,而不用向任何人解释“这有什么用”。

    这种“人生容错率”的提升,朱辰觉得,才是财富自由最奢侈的部分。

    那是不是说,朱辰现在就没有烦恼和焦虑呢?

    其实也是有的。

    当“不必做什么”成为常态,那就需要重新构建“要做什么”“为什么做”的底层逻辑。

    好在现在,朱辰并非无所事事,而且做的也正是他渴望的,认为有挑战的事。

    那便是,帮助朱元璋改变大明的命运,同时通过小说的方式记录下来,与很多人分享。

    说朱元璋,朱元璋就到。

    而且朱元璋还带了一个朱辰从未见过的少年一起来。

    “这位是?”

    “哦,这位是咱家老四。”

    “朱棣?”

    听到朱辰下意识的喊出自己的名字,朱棣不由得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