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 > 第17章 求药方与签字画押

第17章 求药方与签字画押

    永宁总人口不到七千,根据寻春早期交上来的疫病传染率来看,差不多得有一成人染病。

    那也有将近八百的病人。

    永宁周边县城也有疫病蔓延,再往北往南,疫病就少见了。

    也就是说永宁是疫病最严重的地区,应该是因为永宁本身人口最多,人口密集度相对来说大一点。

    楚襄在县里县外的各个方位建了防疫营地。

    光是油布帐篷就在商城里购买了两百顶,还有两千张折叠床。

    在饮食上,大量购买了秒杀活动栏的鸡蛋,还有促销打折整箱卖的苹果。

    按照每人每天一个鸡蛋、半个苹果的标准, 购买了可供两千人消耗半个月的量。

    要多补充一些营养,才能增强抵抗力,病也好得更快。

    这一波支出让楚襄微微肉痛。

    好在帐篷和折叠床都是可回收、可持续使用的物资,在这个天灾人祸频发的时代,往后还有用得着的地方。

    城内城外都有医营,还有罗营领着人在外头坐镇,一切井然有序,并没有发生什么乱子。

    可在辽东之外的地界,便大有不同了。

    ……

    伴随着时疫在北方各州肆虐,辽北军营也暂时封闭了。

    霍浔不再带人外出训练、打猎,整日缩在军营里,避免与外人接触。

    一干亲信聚集在霍浔的营房里。

    霍安挤在房中央的火塘边,烤手,“幸亏上次给九公主做打手、挣来了不少粮草,否则咱们没染上疫病,也得被饿死。”

    偌大的营房里,就他自己叽里咕噜,抬头一看,一个两个的都沉思不语,好似心事重重。

    他左右看了看,跑到霍岩身边,“怎么啦?”

    霍岩忧心忡忡地看了眼啥事不往心里搁的好友,“这个月苍山郡的商队没来。”

    以往风雪无阻,每三个月,必来一次辽东。

    这支商队是霍家旧部汤成季所建。

    汤成季原来是军医,后来因伤残,不得已退军返乡,在苍山县开了药材铺。

    多年经营之后竟然发家致富了。

    汤成季不知从何处得知,辽北军受了沈昌禹苛待,便借着商队做药材生意的便利,定时送些粮草物资过来。

    这一次却失约了,倒不是惦记物资,而是担心苍山出事了。

    霍安一愣,意识到什么:“定是受了时疫影响。也不知汤叔那里情况如何。”

    “恐怕不容乐观。”

    若是无事,他必会让商队前来确认辽北军营的时疫情况。

    既没来,必然是自顾不暇了。

    霍岩叹了口气,看向始终没说话的霍浔,却见霍浔忽然站起身来,朝外走去。

    “少主,您去哪?”

    “去求治疫的方子。”

    霍浔随手披上外袍,戴好面巾,阔步离开。

    ………

    时疫期间,永宁县城戒严 ,人员出入都严格把控。

    楚襄以身作则,无事决不乱跑。

    恰好今日天气好,她便让人搬了张躺椅出来,一边晒太阳一边听系统讲课。

    旁边的小案几上,还放了杯冒热气的牛乳茶,以及一小把米花糖。

    难得有这样安逸的时刻。

    她闭着眼,右手摸索到一块糖,正要往嘴里塞——“噗通”。

    有人翻墙跳进来了!

    手一抖,米花糖应声落地。

    再睁眼一瞧,来人从头到脚一身黑,裹得严严实实。

    但楚襄还是一眼认出了对方是谁。

    本来一瞬间,她很是恼怒,恼怒罗营失职,竟让人青天白日地翻进了她院中。

    现在倒是没有半分责怪了。

    毕竟来的这位哥们,从小就很擅长翻墙钻洞爬树。

    楚襄把掉在地上的米花糖捡起来, 随手放案几上。

    然后坐直了身子,微微仰望眼前的少年。

    “云霁哥哥真是十几年如一日呢,还是这么不喜欢走正门。”

    霍浔:“……”

    面巾下的脸微微一热。

    他按了按,确保面巾不会脱落,然后单膝跪下。

    “末将见过殿下,惊扰了殿下,还请殿下恕罪。”

    毕竟多年不见,她对他的印象更多地停留在那个只会招猫逗狗、调皮活泼的孩童身上。

    乍一见他一本正经的模样,楚襄觉得很是陌生。

    她收敛了玩笑的神色,“有事要求本宫?”

    “是。若殿下肯相助,末将往后但凭殿下吩咐。”

    “说说看,什么事。”

    “末将想求治疫的方子。”

    他听说了,殿下身边的寻春姑娘,医术出众,时疫发生不久,便开出了对症的药方,几乎药到病除。

    整个辽东井井有条,一点乱子没出。

    楚襄几乎是立即站了起来:“军营出事了?”

    “军营无事,是别处。”

    “何处?”

    霍浔咬了咬牙,全盘托出:“苍山县——末将与那里的霍家旧部时有联系,但时疫之后,联系断了,应当是出了事。”

    苍山县?苍山郡的治所。

    瘟疫简史中的那句“尤以苍山郡最甚,死者极众”蓦然在眼前闪过。

    楚襄果断道:“既然是救人,我没有拒绝的道理。你在此处稍等,我让人给你誊写一份药方。”

    “多谢殿下。”

    他始终维持着单膝下跪的姿势。

    楚襄看了他一眼,拿起案几上的牛乳茶和米花糖递给他。

    “牛乳茶,我还没动,你喝吧,驱寒。翻墙想必也辛苦了,来块糖填填肚子。”

    霍浔:“……”

    他没看错的话,那块糖是先前掉地上的吧。

    不顾霍浔犹疑的手,楚襄施施然唤人来院中。

    誊写药方的时候,还时不时地关切道:“别客气呀,快吃呀。”

    “……”

    好不容易拿到了药方,霍浔已经硬着头皮把米花糖吃掉了。

    脆脆甜甜的,还挺好吃。

    楚襄看他识相,顺手拿了块腰牌给他:“以后若是再有事寻我,就拿着腰牌走正门。”

    霍浔摸摸鼻子,接了过来。

    楚襄又道:“我已叫人备了些药材和面罩,你既要派人去苍山郡,想来用得上。”

    霍浔握着腰牌的手微微一紧:“殿下大恩,没齿难忘。来日若有殿下用得着的地方,末将必竭尽全力。”

    楚襄心说,口说无凭。

    她顺手抄起一旁的绢布和剩下的笔墨,唰唰把他说过的话写了下来。

    “签个字?要么按个手印?”

    霍浔:“……”

    他有这么不值得信任吗?

    但转念一想,幼时的情分过于久远,还不如一份签字画押的文书更叫人信赖。

    何况他所说发自肺腑,便是签字也没什么好抗拒的。

    霍浔毫不拖泥带水地写下名字,楚襄满意又坦荡地收好绢布。

    “好了,去吧,万事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