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出手足够狠辣无情。
因而得罪了数不胜数的人。
并且都是往死里得罪的,可以说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所以现在他身边的任何一丝细微的破绽,都极有可能成为敌人趁机利用的空隙。
要不是今天崇祯跑过来唠叨了一番。
朱慈烺还真是忽略了他的这几个好弟弟。
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都是 12岁,还有才 8岁的朱慈焕。
而明朝的这些藩王,基本上都是 18岁以后才会就藩。
接下来他们还可以留在京城六七年之久。
在此期间,但凡朱慈烺出了什么意外,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这三个家伙当中肯定会有一人上位。
就像当初的崇祯皇帝那个二傻子。
年纪已然不小了,却一直没有就藩,结果天启皇帝突然出事了。
然后当时还是信王的二傻子朱由检,突然来了个惊天大逆转,直接登基成为皇帝。
朱慈烺觉得这三个家伙留在京城无疑是个巨大的隐患。
想要让他们提前就藩的话,太上皇与皇太后估计都不会同意。
并且舆论上对于朱慈烺来说也极为不利。
这又会成为别人攻击和抹黑朱慈烺的绝佳理由。
朱慈烺忽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
那就是把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和朱慈焕,都给丢进军营里面去接受训练。
这样一来,别人想要接触他们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至于他们想要染指兵权的话,朱慈烺不给他们带兵的机会就行了。
就是光训练却没有机会带兵,更没有机会上战场,也没有机会接触其他的人。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封闭训练。
朱慈烺觉得这个办法甚是不错。
大不了专门为他们弄一个特殊的训练班。
顺便再培养一批孤儿……
……
其他的事情还需要时间去筹谋。
这个事情却可以立刻着手进行安排。
朱慈烺高声说道:“来人,召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还有朱慈焕进宫面圣。”
候在外面的另一位大太监张国远赶紧出声:“奴婢遵命。”
张国元赶忙把事情吩咐下去,他自己也带着一些人手,迅速去请人去了。
这个张国元是提督诸监局的大太监,在原本的历史上明朝灭亡时壮烈殉国了。
所以朱慈烺也把他给留了下来。
另外还有高时明、李凤翔,褚宪章这几个大太监。
都是在历史上殉国的太监。
朱慈烺登基之后对他们敲打了一番,然后留着继续为朱慈烺效力。
不过他们几人都没有方正化受重视。
但是他们也渴望上进啊!
高时明跟着曹变蛟他们去了一趟辽东,果断出手干掉了吴三桂,这是实实在在的立下了大功。
褚宪章跟着马祥麟他们去山东,同样也为平定山东地区出了不少力。
李凤祥也被派去了高丽半岛。
目前还没有立功的就只剩下张国元了。
而这个时候刚好方正化去办事了。
张国元抢到一个露脸的机会,办事当然相当的积极主动。
张国元亲自带着人去请定王朱慈炯,他新收的两个干儿子,分别带人去请永王朱慈炤和朱慈焕。
并且很快就把人都给顺利请过来了。
朱慈炯,朱慈炤和朱慈焕完全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更不知道他们的这位皇兄朱慈烺,为何要突然召见他们?
所以三人心里都相当的忐忑不安。
朱慈烺的凶名他们当然是有所耳闻的。
朝堂上的大臣直接被斩掉了八成左右,京城里面又被反复清洗了几遍,直接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除了残暴还是残暴。
所以这几个家伙心里都很害怕,他们很想跑去找崇祯太上皇和皇太后。
但是那些太监根本不给他们犹豫的时间,直接就把他们给请了过来。
等到他们被带到了御书房门外。
兄弟三人见面之后,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紧张与不安。
朱慈烺把他们招进御书房之后。
三人赶紧恭敬地行礼:“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慈烺看着三个低头躬身的小家伙。
从进门开始,他们就没敢抬头看朱慈烺一眼。
朱慈烺缓缓说道:“不必多礼,朕自从登基以来,整天都在忙着为国事操劳,忙得都没有时间见一见你们。这是朕疏忽了,你们不会怪朕不顾亲情吧?”
朱慈炯和朱慈炤赶紧异口同声地说道:“皇上折煞臣弟了,皇上当以国家大事为重,臣弟绝不会有丝毫的怨言……”
朱慈焕反应慢了一拍:“臣弟从来没想过这个事情,皇上您言重了。”
朱慈烺接着说道:“如今国事艰难,却没有可靠的人手为朕分忧,你们可愿为大明江山出上一份力?”
三人心里想着:来了来了,这果然是试探!
如果他们敢说想为大明江山出力,估计接下来就要掉脑袋了。
所以那三个家伙赶紧开口推辞。
朱慈炯连忙说道:“启禀皇上,臣弟倒是愿意为大明江山出一份力,但是奈何臣弟不学无术,手无缚鸡之力,实在是无法为皇上分忧,请皇上恕罪。”
朱慈炤也紧接着说道:“微臣能力有限,对国家大事一窍不通,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臣弟无能,请陛下恕罪。”
朱慈焕:“两位皇兄都没办法为陛下分忧,臣弟现在还年纪尚小,那就更帮不上忙了,臣弟无能……”
朱慈烺叹了口气:“唉!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多一点信任吗?我刚才说的都是真的,你们以为朕在试探你们?我是你们的大哥,怎么会害你们呢?”
听到朱慈烺这么一说。
那三个家伙反而更加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