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九月初二一天的酝酿。
军功授田的方案彻底传播开来。
不但所有将士非常激动,连那些将士们的家属,同样也是非常的开心。
甚至很多家中有青壮的家庭。
都动了让家中子弟参军的念头。
然后就在军心民心扭成一股绳。
军民一心,气势达到了最巅峰的时候。
崇祯17年的九月初三早晨。
做好了准备的朝廷各大兵团,立刻开始挥师南下。
向南发起了全面进攻……
……
周遇吉兵团从临沂向南。
同时对沐阳县,宿迁和连云港等地发起了进攻。
周遇吉麾下的兵力,只有5万八千多人。
而他所面对的敌军,数量竟然达到了九万多人。
敌人的兵力要比他们多了一半,并且敌人还是据城而守。
周遇吉却是丝毫不惧。
这些小城的防御能力,在朝廷大军的炸药面前不值一提。
周遇吉率领中军直奔沐阳县。
却见在沐阳县的城墙之上,同样也放着不少八牛弩。
看来敌人的队伍在吃过亏之后。
已经从李自成他们的身上,学会了朝廷大军的作战方式。
不过周遇吉还是没什么可担心的。
因为他们使用的是炸药而不是火药。
至于炸药是怎么生产制造的?
这个连周遇吉也不清楚。
周遇吉只知道天武皇帝朱慈烺,有着制造炸药的秘密工厂。
这个工厂不归工部管,也不归其他的任何部门管,而是直接由朱慈烺直辖。
甚至连这个炸药厂的位置在哪里,朝廷重臣也是全都不清楚。
而炸药的威力明显要比火药的威力大,这就是朝廷大军的优势。
敌人就算是想学也学不会。
周遇吉看着敌人严阵以待的样子,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让人把新式的大炮推了上去。
对着城门和城墙开火。
“轰隆隆……轰隆隆……”
……
在朝廷大军开火的同时。
城墙上敌人的火炮同样也开火了。
因而一时间炮声震天,硝烟弥漫,大战正式开启。
周遇吉他们这边打出去的炮弹,全部都轰在了城门和城墙上。
甚至是越过城墙轰进了城里面去。
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震撼,顺便对敌人造成了一些损伤。
而敌人的炮弹,却落在了朝廷大军前方的空地上。
因为敌人大炮的射程。
要比朝廷的新式大炮,在射程方面要差了五六百米。
而这五六百米的差距。
就这注定了敌人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轰、轰、轰、轰隆隆……”
双方的大炮不断开火。
城墙上的守军徒劳无功,反而是暴露他们的火炮位置。
接着就遭到了朝廷大军的重点关注。
连续不断的大炮不断轰上去。
把城墙上的火炮和炮兵以及他们的八牛弩,全部都给炸废掉或者是炸翻掉。
双方的炮战仅仅持续了七八分钟。
城墙上的守军已经失去了远程攻击能力。
接着周遇吉一声令下。
攻城队伍开始出动,他们推着防御能力很强的攻城车,向着沐阳县城快速推进。
同时朝廷大军的火炮,继续对着敌人那边狂轰滥炸。
炸得敌人根本就不敢冒头。
这让攻城部队的进攻非常顺利,那简直是毫无压力可言。
攻城车快速推进到了距离城门1000米左右。
这个距离已经进入了八牛弩的射程之内。
紧接着,绑着炸药的弩箭就纷纷激射出去。
很快的就把城门给炸碎了。
周遇吉觉得这仗打得太轻松了。
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直接对敌人形成碾压式的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敌人的兵力再多。
也阻挡不了他们进攻的脚步。
在炸开敌军的城门之后,接着又对城门里边进行轰炸。
炸得敌人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眼看着时机已经成熟。
周遇吉抽出长剑向前一挥:“杀。”
“杀……”
早就急不可耐的骑兵部队。
齐声高喊着立刻发起了冲锋。
看到士气高昂的明军和破碎的城门,城内的将领刘肇基却慌了。
刘肇基的故乡就在连云港,却是辽东将门的一员。
在洪承畴主持辽东事务的时候,被洪大汉奸解除了职务。
后面他就南下归回归故乡。
随着大局势的风云变幻,刘肇基再次被启用。
历史上这家伙在扬州城,为抵抗清军而炸战死。
但是这一次南下的不是清军。
而是朱慈烺麾下的朝廷大军。
刘肇基同样也是摇身一变,变成了九万多大军的主帅,可以说是他这一生的高光时刻了。
结果这才刚刚开战,就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刘肇基敢跟建奴拼命。
但是面对朝廷大军的凶猛进攻,他可没有拼命的决心。
所以他带着亲兵赶紧跑了。
而刘肇基这个主帅一跑,沐阳县的守军立刻乱成了一团,很快就被朝廷大军攻占了县城。
刘肇基带着京兵出城之后,向南快马加鞭的一路奔逃,结果才跑出去几里远。
忽然有几个冒着烟的东西落前方的在路上。
刘肇基没有见识过手榴弹。
但是他本能的感觉到那不是什么好东西。
刘肇基赶紧收缰勒马。
其胯下的战马长嘶一声,立刻人立而起。
“轰隆隆……”
手榴弹刚好在此时爆炸。
刘肇基连人带马一起被掀翻出去。
直接被摔得晕了过去。
接着就变成了朝廷大军的俘虏。
原来是周遇吉知道他们一定能够攻破县城,自然提前做了一些安排。
派出了几支精锐小队提前绕到县城的南边。
就是为了对付逃跑的敌军将领。
结果刘肇基刚好撞了上去。
不过刘肇基运气还算不错,只是当场摔的晕了过去,而不是被当场炸死。
其他逃跑的敌军将领。
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