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瀚海驭风 > 第106章 底线换机会

第106章 底线换机会

    麦麦提起身,杯沿轻轻一碰,酒水只浅浅一晃,连唇都未沾。

    唐若曦虽然笑得温软,杯子一响,可眼神却冷冽得像刀。

    吴俊豪见状,仿佛什么也没察觉,自顾自仰头喝了一大口,笑着压低声音:“聊得这么热闹,不会在背后合伙搞新标准吧?咱们这些同行,可都盯着呢,别到时候一个标准下来,把人圈在外头啃骨头。”

    话说得轻松,刀锋却暗藏其后。

    麦麦提看了他一眼,神情淡漠,声音平静:“标准不是谁想蹭就能蹭得上的,得先看得懂图纸。”

    周围人微微一震。

    唐若曦顺势一笑,声音柔得发凉:“更何况,真正能写标准的人,也没空盯着别人怎么啃骨头。”

    吴俊豪的笑僵了半秒,端着杯子站在原地,脸色阴沉。

    他眯了眯眼,慢条斯理道:“写得出标准的人,我见得多,活不到验收的,也不少。”

    空气像被生生撕碎。

    麦麦提只是微微一笑,懒得再答话,低头慢条斯理地剥起桌上的坚果。

    唐若曦也没再看吴俊豪,只微微偏头,与旁边的工程师低声说了句什么,像是已经把这个插曲彻底当成空气。

    吴俊豪站了两秒,终是拎着酒杯冷笑着走开,身后几个跟班小心翼翼地跟着,气氛像被冷风卷过。

    当吴俊豪带着一股寒气离开以后,餐桌上的气氛逐渐恢复了平静,只是,每个人的神色都略显紧绷。

    麦麦提和唐若曦虽然还在交流,可话题已经不再是技术与产业布局上了。

    “麦总,你认识这个吴总吗?”

    唐若曦捏着酒杯,忽然问道,“我查过历年国产风电的年报,似乎他是近几年才异军突起,风头很劲。按理说,像他这种角色,应该有些背景才对。”

    麦麦提闻言,下意识地想到了王曦权。

    这次来,他本以为能碰到王老师,然而一到现场,就听老朋友杨启帆说,王曦权一个月前在新世纪饭店参加华电公司举办的风电研讨会时,突发心梗,紧急送医、架上了六根支架。

    垂暮之年,风雨见尽。好在,王老师终究没有再和吴俊豪“同流合污”。

    想来,就算没有麦麦提当年那一声提醒,王曦权也不会与这个急功近利的主继续——他在建议海华公司开展自主研发时,就已经看破了吴俊豪的真面目。

    那时候,海华接到了太多的订单,必须加紧生产,吴俊豪忙着追逐眼前的利润,对真正的技术研发根本不屑一顾。

    王曦权于是留下一句简短的话算作告别:“那你们忙吧,赶紧赚你们的钱!”

    就在那个空档,明阳风电找到了王曦权,王曦权介入了;随后,国电联合动力也找上了他,他也给予了积极的帮助和支持。

    麦麦提虽然有想过通过亚风吸纳王曦权,但王老师笑言:“亚风和鑫风做得很好,我倒是怕去添麻烦。我还是多聊聊技术,防止老年痴呆吧!”

    麦麦提无奈,只得放弃了强求。

    回到酒席上,唐若曦的依旧在空气里回荡,麦麦提却只是轻抿一口酒,依旧未正面回应。

    两人对视间,火花刚刚升起,却又被酒杯轻轻搅拌地荡为涟漪。

    ——

    夜深时,麦麦提回到了下榻的酒店。

    房间里只开了一盏小灯,窗外是城市朦胧的灯火,他靠在沙发上,独自复盘着今晚的交锋。

    吴俊豪的意图昭然若揭——趁着新一轮风电政策刺激,疯狂推大机组、抢大装机,用所谓的“大兆瓦时代”的口号,硬生生把中国风电拉向超大型化和规模竞速的赛道。

    而真正让麦麦提皱眉的,是今晚酒席间,唐若曦低声提到的一则内部消息:国家能源局正在酝酿一项“平价上网达标专项考核”。

    根据流出的草案,未来三年内,所有风电项目必须达到指定的发电小时数标准,否则不仅取消后续指标支持,还要列入“国有资源闲置黑名单”,主管单位将被约谈甚至问责。

    初衷是好的——鼓励理性开发,提前布局平价上网时代,防止粗放式抢装留下烂摊子。

    可一旦落到现实里,麦麦提却清楚地嗅到了一丝走样的味道。

    吴俊豪那帮人,已经在蠢蠢欲动。

    他们不是为做优项目,是想要利用这份政策倒逼,催生一场数字游戏:机组超大型化,项目仓促开工,低风速适配与长期效率统统被抛诸脑后。

    短期内,数字好看。

    但长远看,麦麦提几乎能预见——风电场低质抢装,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偷工减料的现象开始泛滥:塔筒厚度缩水,叶片偷换材料,控制系统用旧芯片顶新货。

    事实上,他此前在多个省区调研时,已经在一些新建风场上,清晰地看到了这种苗头。

    麦麦提随手拧开一瓶矿泉水,仰头灌了两口,只感觉胃里一阵发苦。

    他转过身来,目光灼灼,像是在黑夜里默默盘算着什么。

    “低质风机仓促上马,设备短缺,招标乱象,偷工减料。假使没人刹车的话——”

    他喃喃自语,声音低而沉。

    “六年之内,整个风电行业会一夜崩盘。设备故障频发,风场发不出电,电停在那里没人要——这就是“弃风。”

    国家这几年砸进去的几千亿,全打水漂。”

    更让他心寒的是——吴俊豪并不在乎这条船最后会不会沉,

    他只是要在这场虚假繁荣中捞金,就算行业血流成河,也跟他无关。

    而留在场上收拾残局的,将是他们这些真正扎根风电的人。

    “得想个应付的办法啊……”麦麦提轻轻叹息,靠在沙发上,不知不觉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难得的休息时光,麦麦提却没有贪睡。

    他早早起床,匆匆吃了几口早餐,便直奔那座熟悉的大楼——过去叫经委,如今已高悬起“发展改革委员会”牌匾的地方。

    多年未见,曾任自治区副主席、经委主任的黄江辉,如今已是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今天,是他们早已约定好的会面。

    麦麦提跨进大楼,一路穿过安检和熟悉又陌生的回旋长廊,电梯门一开,他抬脚走出,眼前便是熟悉又庄重的办公区。

    黄江辉正站在门口等他,一身笔挺西装,鬓角略添了些白发,却依旧精神矍铄。

    两人对视一笑,黄江辉拍了拍麦麦提的肩膀,语气里带着几分欣慰:“小伙子还是这么一表人才啊,我就知道当年没看错你。”

    他领着麦麦提进了办公室,一边倒茶,一边感慨道:“这几年,风电这块发展势头猛得很。眼看着,从要到人家手里求技术、求人家卖设备,到现在自己组链条、拿专利,硬是把封锁和卡脖子给顶了过去。不容易啊。”

    麦麦提笑着接过茶杯,微微颔首,心中一阵温热。

    多少年埋头苦干,多少回在技术、资金、政策的夹缝中硬挤,终于能在这位曾经提携过自己的长者面前,拿得出一份像样的答卷。

    “这几年可没少听到咱们新疆风电的事情啊。”

    黄江辉继续说道,语气中是抑制不住的赞扬,“听说风能资源总储量都达到872亿千瓦,除了达坂城、小草湖、塔城老风口外,其他九大风区,也在逐步开发利用,风区总面积约十五万平方公里。

    装机容量也在八千万千瓦以上,路上风能资源占全国总量近四成。这些背后,可都是有你们的一份力啊!”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眼里透出几分审视:“不过啊,你们鑫风这一年倒是没啥大动静了,怎么,藏着啥事儿呢?”

    麦麦提笑了笑:“还不就是技术攻关呗。我们打算投入海上风电,前段时间也做了并网接入标准的前期研究。”

    黄江辉挑眉:“哟,搞海上风机了?并网标准那不是电网的事儿吗?我可听说人家海华在搞兆瓦级风机,这是他们第二次走在你们前头咯,要谨慎!”

    麦麦提摸了摸鼻子,无奈一笑:“海华确实在搞兆瓦级机组,可里面的事儿,不太干净。”

    他闷哼一声,压低声音道:“一边拿国家项目的钱,一边和外资公司勾兑,表面自主研发,实则技术外泄、成果包装,早晚得出事。”

    黄江辉眯起眼睛,没说话,只是示意他继续。

    麦麦提接着道:“我们可不想走这条路,所以打算抛弃合资公司的壳,将来攻关海上风电也好,至于这并网的事情,唉,黄主任,你说西电东送都搞了这么多年了,但你也知道吧,咱新疆现在还是孤网啊,只是这不管以后是全国并网,还是未来的大基地送出也好,迟早得规模化并网。

    但是现在国内并网技术五花八门,标准散、协调难,一旦规模上来了,就容易出事故。所以我们才想趁着做新设备的机会,把并网接入标准提前设定下来,打基础。”

    他顿了顿,看着黄江辉,语气坚定:“标准定了,行业里就得按标准走。到时候,谁真有技术,谁在糊弄,谁在混项目,一清二楚。”

    黄江辉听完,慢慢放下茶杯,目光沉了几分,半晌才笑了:“嗯,敢啃这块硬骨头,不错。不光是为自己,也算为行业正一正路子。”

    麦麦提轻轻嗯了一声,随即抬起头来,神色郑重。

    他知道,眼下也得把自己真正的担忧说出来。

    “不过,主任,我心里还有个疙瘩。”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其实,这段时间在各地跑,看得多了,心里反而越来越不踏实了。”

    黄江辉挑了挑眉:“哦?怎么个不踏实法?”

    麦麦提猛地灌了两口茶水,像是在压下胸口那股翻涌的焦躁。

    他定了定神,缓缓道:“抢装潮,已经开始冒头了。吴俊豪那边,海华那一批人,正打算联手大大小小的风机装备公司,掀起一波虚假的繁荣。”

    黄江辉听到这里,眉心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没打断。

    麦麦提继续说道:“这帮人,不是真心做风电的。他们是奔着补贴去的,是奔着账面资产去的。低质风机仓促上马,设备短缺,招标乱象,偷工减料……我在一些新建风场,已经看到了。

    设备还没调试完,叶片就出问题了;基础施工偷工减料,连最基本的沉降测试都省了。”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几乎像是喃喃自语:“假使没人刹车的话——六年之内,风电行业会一夜崩盘。设备故障频发,发不出电,或者,电就停在那里没人要,‘弃风’就这么爆发了。”

    “国家这几年砸进去的几千亿,全打水漂。留下的,就只有空壳子和一地鸡毛。”

    黄江辉的手指微微敲打着桌面,脸色也渐渐沉了下来。

    麦麦提抬起头,眼里是一片冷静又隐隐的愤怒:“但像吴俊豪这样的人,他根本不在乎最后这条船沉不沉。他只要在这场泡沫经济里捞够了,拍拍屁股走人。

    可真正扎根在风电里的,像我们这样一群人,最后还得替他们收拾残局。”

    办公室里静得只剩下空调出风口的微微低鸣。

    良久,黄江辉才沉声道:“你打算怎么办?”

    麦麦提怔了怔身,缓缓开口:“我在想,或许,可以从源头上,设一道闸。”

    黄江辉看着他,没吭声,只是微微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麦麦提压低声音道:“一边是抢装潮,一边是‘平价上网达标考核’,这两股力量叠在一起,局面只会越来越失控。

    与其放任市场野蛮生长,不如趁现在,还能动手,立规矩——”

    他顿了顿,目光严肃:“我个人建议,发改委可以牵头,联合能源局,尽快出台一份‘重点风电项目建设质量专项监管办法’。不拦开发,但设质量门槛,把验收和投运标准提前卡死,尤其是塔筒、叶片、主控系统这些关键环节,必须第三方检测认证,必须公开透明。”

    黄江辉微微眯起眼,手指在桌面上缓缓敲动,沉吟不语。

    麦麦提又补了一句:“项目立项可以快,但验收不能松。谁偷工减料,谁造假数据,哪怕建成了,也不给并网,不给指标。

    必须让市场知道,抢装可以,但弄虚作假就是自断后路。”

    办公室的空气似乎变得更凝重了几分。

    麦麦提最后压低声音:“风电行业需要增量,但更需要质量。

    否则,今天是热火朝天,明天就是满地鸡毛。

    黄主任,现在还来得及。”

    黄江辉缓缓吐出一口气,靠进椅背里,似乎在消化他的话。

    半晌,他低声笑了笑:“小子,倒是长本事了。连我们没说出口的事儿,你都先提了出来。”

    笑着笑着,他又顿住了,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眉头微微一皱,盯着麦麦提看了一眼:“你不会……打算在明天的行业峰会上,说出来吧?”

    麦麦提没接话,算是默认了。

    黄江辉直起身子,声音压得很低,带着点警告意味:“你想好了?那可是官方定调的‘成果发布会’,上头要的是欢欣鼓舞,不是掀桌子。你要是这时候提出来——岂不是砸了场子?”

    “主任,不砸,就没人肯听了。”麦麦提语气却出奇平静。

    他顿了顿,补上一句:“补贴这条路,已经走到头了。再喂下去,产业只会越来越虚胖。必须要转向。趁着大家现在还有点利润,能转得动的时候,改机制——把制造补贴取消掉,改成并网考核,谁能稳定送电,谁就拿奖励。做实绩,不做包装。”

    黄江辉眉头拧得更紧了,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像是要把这个年轻人心里的一层层心思剥开看清。

    麦麦提被他看得不动如山,只是轻声补了一句:“风场在西北最多,受影响最大的,终究还是我们。如果我们不主动挑头,最后让他们来倒逼,场面只会更加难看。”

    黄江辉靠回椅子里,缓缓吐出一口气,像是在斟酌,又像是在犹豫。

    “行啊,”他半是自嘲半是认真地笑了一声,“你小子是想拿自己去当靶子,让别人来骂你,好让我们在背后收拾残局?”

    麦麦提耸了耸肩,欲言又止道:“发改委向来也不是一言堂,但……总得有人开第一枪不是?不然,明年,后年,大家都得一起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