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 第3299章
    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整个平安县城仿佛每一寸土地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时间的年轮悄然转过  12  点,1991  年的春天就要来了。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到  1991  年,改革开放的征程已经走过了  13  年。过去的一年,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为指引,伟大的国度在惊涛骇浪中稳稳前行。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435  亿吨,而乡镇企业产值跨越了万亿元大关,外贸也逐步发展起来。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1991  年,是第八个五年计划和十年发展规划的。新年的钟声宛如奋进的号角,这一年,许多伟大的变革拉开了序幕,中国又迈向了新征程的重要一年。

    按照东原的习俗,大年初一这天,两三点钟就得开始煮饺子。母亲早早地就起来,火苗舔着锅底,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伴随着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着饺子。吃完饺子之后,就要回到老家,走街串巷,到年长者的家里磕头拜年。

    天还没亮,外面还是黑漆漆的一片,一家人就挤在了面包车上。六个人车里倒也宽敞。除了晓阳和欧阳恩阳留在家里照看岂平和岂露,父母带着我、二哥、芳芳和晓阳,朝着李举人庄进发。这一年,大嫂已经作为了建国的媳妇,跟随着建国回自己的老家刘庄拜年去了。

    一路上,父亲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抽着烟,显得很是得意,毕竟,整个李举人庄,整个安平乡,在阔气一点讲,整个平安县,又有谁家会在大年三十迎来市长那?虽然这个市长是前市长,但这也让父亲这个朴实的农民得到了极大地满足。

    不仅父亲,我和晓阳倒也是有了些许的激动,毕竟,齐永林在东原的地位和影响,根本不是我和晓阳这种小辈可以相提并论的。若不是为了孩子,齐永林咋也不会大晚上的舍下身份到东原,那一刻,和我看我的父亲一样,都是因为孩子而高兴,而忧虑,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啊。

    磕头可是有讲究的,男女并不在一起,以家族为单位,男女分开。大家先到长辈家里集合。伴随着夜色和鞭炮的声音,等到到的人差不多了,大约四点多钟,就开始走街串巷的开始拜年磕头。

    还记得刚结婚第一年,晓阳非要跟着我混在男队里磕头,结果没少被人笑话。那些婶子大娘们都捂着嘴笑,说晓阳不懂规矩。从那以后,晓阳也就入乡随俗了,再磕头就跟着女眷那支队伍。

    将面包车停在门口,顿时就围过来不少的乡亲,二叔和二婶带着向凤、向波、向涛走了过来,有和相近的叔伯大爷,婶子大娘各自汇合,到村里各位长辈家里磕头拜年。

    长辈的庭院里,讲究的人家会铺上一张破旧的毛毯或者棉被,或者撒上一些麦秸,又或者丢上一块大大的塑料布,免得膝盖和冰冷的地面相接触。不讲究的人家,就直接让人在地上磕头。偶尔也有那么两三个年轻的,磕头的时候耍了滑头,只是往地上一蹲,并不真把下跪把脑袋磕下去。村里的老人们看到了,就会笑着骂两句:“这些个小崽子,偷懒都偷到祖宗头上来了。”

    队伍里,我和二哥、向波。向涛混在队伍里,大家都裹着厚厚的棉衣,呵着白气,队伍里的叔伯兄弟们有的睡眼惺忪,看来是昨天娱乐了一个晚上,有的则精神抖擞,大家一边打着招呼,一边朝着村里长辈们的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