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武没看丁刚,只是说:“丁局长,这事儿你和孔局长你们俩商量好就行。大家都是为了工作,互相理解,互相配合,总能把问题解决的。”
丁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把本子往桌子上一丢,拿起电话就开始约饭。他先是给光明区区委常委、副区长丁洪涛打去电话,接着又给周海英打了电话,约定好时间之后才通知罗腾龙准备晚饭。
夜幕降临得早,城市的霓虹灯渐次亮起,“迎宾楼”三个红色发光大字在市委对面的门口格外耀眼。丁刚如今是市公安局的副局长,自从周海英离职之后,丁刚在他们这个圈子里成了掌实权的人物。丁刚一进门,罗腾龙立刻笑脸相迎,殷勤地为他带路。到了包间之后,其他几个大院的干部都纷纷起身响应,就连一向稳重的周海英也慢慢站了起来。丁刚很享受这种被人尊重的感觉,他昂首挺胸,大步走到座位前,随意地坐下。众人之前就有规矩,除了有市领导参加之外,平日里都是按照年龄来安排座位。所以这次,丁洪涛坐在了首位,左手边是丁刚,右手边则是周海英。罗腾龙这次也有上桌的机会,不过位置在靠近上菜的地方。
众人落座之后,餐桌上摆满了东原佳肴,酒香四溢。周海英瞅见丁刚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便凑上前去问道:“咋啦,这是谁惹你不高兴了?”
丁刚只是笑着说:“不高兴倒是没有 ,就是今天这事儿憋屈得很。”接着,丁刚把被李显平怼了一顿,以及李尚武又威胁自己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跟众人说了一番。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脸上的表情十分丰富,把自己描述成了一个受尽委屈的受害者。
周海英听后很是不满,他端起酒杯,猛地喝了一口,说道:“那个李显平,以前他在县里的时候,想见我一面,我都懒得搭理他。妈的,现在成了政法委书记,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我直接找咱唐瑞林书记,提点提点他。让他知道,在东原,可不是他想怎样就怎样的。”
丁刚说道:“算了算了,唐瑞林书记现在也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再说了,这点小事也没必要捅到唐书记那儿。今天我们组这个局,有两个事儿。一是说说出租车要钱那事儿,我看三万块确实多了。那个孔德文一直在到处找关系,没想到他和李显平还能说得上话。”
周海英在东原政坛摸爬滚打多年,虽然如今从商,但对干部之间的关系还是十分熟悉的。他放下酒杯,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们还不知道吧,李显平和孔德文,他俩都是我父亲当年同一年提拔的干部。再者说,李显平是东洪人,又去曹河当了县委书记,孔德文是曹河人,回老家的时候难免会去找李显平,拉近一下感情,他们感情好并不奇怪。而且,据我所知,他们在一些工作上也有过合作,关系一直比较密切。”
不得不说,周海英很有政治敏锐性,能从一些蛛丝马迹和繁杂的线索中,分析出两人可能存在的关系,而且这分析倒也合理,众人听后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他们纷纷点头,开始低声议论起来,对周海英的分析表示赞同。
丁洪涛和丁刚其实并没有亲属关系,且来自不同的县。但因为两人同属大院里的干部,又恰好姓氏相同,所以两家老辈之间有了情感上的认同。平日里丁刚总是喊丁洪涛为“大哥”。丁洪涛年龄比在座的人稍大一轮,平日里相应的聚会参加得少。但上次市里面成立出租车公司,周海英敏锐地意识到出租汽车行业将是一个极为挣钱的新兴行业,便想着让丁刚利用在光明区分管交通的职务之便,向光明区交通局打申请,再通过运作拿下这张执照,成立了光明区出租车公司。大院里一些没有正当职业的子弟,则成了第一批出租车司机。这些司机在运营过程中,因为有丁洪涛和丁刚等人在背后撑腰,时常出现违规经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