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阳顺着阿卜的手望去,眼前的这片地方根是宽阔,乍一看很像蒙古草原的味道。
轻风拂过西瓜秧,掀起一波波绿浪。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里就是于国的古时采玉厂了,偌大的圆形洼地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乌金矿脉,就算是被开采过,也会留下一些边角料。
足够富裕一生了。
“老哥,我们到那边走走。”
苏阳顺着田间的生产路来到了低洼的地方,随后开启扫描系统。
在系统之下,脑海中出现很多的光点,这些光点呈中心开花分布。
以坑洼处为中心,朝着四周分散,并依次减少。
而且高价值的光点分布也是如此,其中坑洼附近的亮点明显更多,价值都在一千往上,还有很多甚至可能超过一万。
密集程度就跟水纹一样,一圈附着一圈。
苏阳看着实在是眼馋。
除非自己把这块地包下来开采,但是公家肯定不允许破坏大粮地,所以只能用那个办法了。
那就是跟政府合作,联合推广棉花的种植,这里的瓜农种了一辈子西瓜,每年赚到手的倒是不多。
每年还要浪费不少西瓜,收季的时候,坑里沟里倒的都是烂西瓜,苍蝇蚊子满天飞,恶气熏天。
没办法,价格低,也卖不完,只能这样处理掉。
瓜农们也心疼。
如果能让一部分人尝试种棉花,他们肯定会愿意的。
一来是棉花生长周期短,相比西瓜来说更好打理,不需要遮瓜棚、压瓜秧、点瓜花等繁琐的步骤。
二来是棉花的价格高,比西瓜卖钱,也更省力,上了年纪的人也能去地里拾棉花。现在有公家统一收货,棉种也有补贴。
但是目前墨钰县的土壤结构很差,种西瓜可以,种棉花就不行了。
所以就只能通过将秸秆打碎,深埋地下增加土壤有机成分才可以。
到时候苏阳就可以打着政府帮助改善土壤的名义,带人翻地。前面挖着玉料,后面填碎秸秆,一举两得。
这样既不破坏大粮地,又能帮助改善土壤,帮助瓜农致富。
打定主意后,苏阳下意识扬起嘴角笑了笑。
决定明天就去一趟城里,找农业局的同志说道说道,他们现在正愁推广指标完不成呢,如果能得到墨钰县那么大块的土地面积,肯定很愿意的。
这个行为虽然有点偷摸的感觉,但也是一种利益交换,各取所需,而且也不会破坏土壤成分。
“阿卜,如果让你们不种西瓜,你们愿意吗?”
阿卜作为老农民,自然想过种其他的东西,大概也尝试过很多次了,也都失败了。
他摇摇头:“种什么嘛,什么也种不活嘛,只能种西瓜嘛。”
苏阳笑了笑,蹲下抓了把土:“你看这土一捏就碎,干巴巴的,是因为土里面缺东西,如果补上这个东西,就能种更值钱的东西,你们愿不愿意干?”
阿卜疑惑的皱起眉头:更值钱的东西?那是啥嘛?”
“当然是棉花,现在政府正在大力推广种棉花,我给你算一笔账哈”
随后,苏阳掰着手指头跟阿卜算账,每亩棉花能卖一千七百块钱,保守估计,那就算一千五好了。阿卜家里有二十亩大粮地,那一年就能收三万块钱!
而且这还只是几个月的收成,等土壤改造好了,冬季还可以种上冬小麦,到了夏季收割,每亩地又能卖四五百块钱,二十亩就能卖八千块钱。
加在一起就是三万八!
阿卜听着张着嘴巴,瞪着眼睛,感觉跟施了定身术一样。
“巴郎子,你说的是真的假的?要真能卖这么多钱,你就是俺们的大恩人啊…”
苏阳笑了笑,自然明白这几万块钱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这一季西瓜勉强能卖一万,而且还种不了其他的农作物。
棉花对他们来说诱惑太大了!
“巴郎子,你快给俺说说,咱这地到底该怎么弄?”
“这事啊,我倒是有法子,但是得去城里农业局申请打批条,要是农业局同意了,咱就能干,要是不同意,那也没办法嘛。”
阿卜激动的握着苏阳的手。
“太好了,巴郎子你一定要帮帮俺们,这种西瓜实在是没出路啊。”
“这样吧老哥,你帮我回村里跟附近的大伙也说道说道,提前打个响声,做一下宣传工作,另外我明天就骑摩托车去城里农业局,跟农业局的领导说一下,要是行咱就干,要是不行那也没办法嘛。”
“行行行!”
阿卜连连点头答应。
“我回去就跟大家说说!”
随后,苏阳又在附近溜达了一会。
又锤了两个大西瓜,吃饱后才回到了旺什村。
回到村里,已经有好些人在门口排队了。
大家看到苏阳过来,立刻围过来把石头放在桌子上。
“好好好,大家不要着急,一个一个来”
一直到傍晚,苏阳才收摊休息一会。
大大小小又收了上百公斤的料子。
附近几个村子的石头估计都被收的差不多了。
“杨叔,今天还得再打扰你们一晚上,等明天一大早我就回去了,如果顺利的话,过两天我跟农业局的同志一起过来,帮助大家改善一下地里的土壤。”
“行嘛行嘛。”老阳笑呵呵的,问道:“巴郎子,你说这改善土壤是什么意思?”
苏阳神秘的笑了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嘛!”
老杨看着他这么神秘,也就不再问了,但是感觉上肯定是好事。
苏阳跟着老杨他们一家人吃了个晚饭,便回屋去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不亮。
苏阳就先起来,将昨天收的那些料子统统收进了系统空间。
随后看老杨屋里亮着灯,估计也要起来去摘瓜了。
苏阳站在院里冲他们喊了一声。
“杨叔,我先走了哈。”
“哎!路上慢点”
苏阳打响摩托车,骑在了西瓜地的尽头,沿路看到忙碌早起的瓜农,苏阳停在路边,买了七八个大西瓜,只花了二十块钱不到。
准备带回去留着慢慢吃。
摩托车一路行驶,开上了公路,一个多小时后才到了乔木村。
此时天已经放晴。
刚进村就碰到了六子。
“阳子,你这几天干啥去了,也找不见你人?”六子从大明超市出来,刚买了包雪莲,不得不说,这有钱了,抽烟都上档次了。
“去墨钰县办点事,一大早的在这溜达啥呢?”
六子得意的从兜里掏出一盒气球晃了晃:“嘿嘿,响应国家号召嘛,安全措施得做好。”
苏阳白了一眼,“你他娘的就办这事上心,对了,河床上现在咋样了?”
“你看我都在这,那河床上肯定没法干了,昨天来水了,现在水都已经到我脚脖子了,大伙就赶紧撤了。”
六子抽出烟递给苏阳一根。
“那行,发水了也没办法,你回头统计一下这段时间大家的工,咱先把工钱给结了。”苏阳点着烟抽了两口:“对了,机器都拉来了吧?”
“拉来了,挖机停你家门口了,还有过筛机什么的,都放一块了。不过,还是等明天把挖机还回去吧,这一天好几百,跟烧钱一样。”
苏阳笑了笑:“不用,过两天可能还要用。”
“还要用?”六子一愣,疑惑的盯着苏阳:“阳子,你不会又包了哪里的河床了吧?”
“害~这会哪有什么河床,反正你们到时候都有活干,能继续拿工钱。”
六子一听,顿时乐了。
现在正愁没工钱拿了,要是能继续上工,那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那行,我们在家等你的好消息,嘿嘿。”
六子抽着烟得意的回家了。
苏阳骑着车,一溜烟的赶回家里,家里二老早早起来吃过饭了,不知道苏阳今天回来,也没给他留什么吃的。
“阳子,要不我给你再煮个面条子,你就着咸菜吃点。”
“不用了,我正好去找小成哥有点事,他家做饭晚,我凑活吃一口就行。”
“那行,赶紧去吧,回头别又落下了。”
苏阳放下摩托车,拎了两个大西瓜便朝刘小成家里去了。
门没锁,热巴嫂子正在做早饭,见苏阳过来立刻整理下头发走了过来:“阳子,你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有事啊?”
“没什么大事嫂子,小成哥呢?”苏阳放下西瓜,坐在厨屋里:“正好我还没吃饭呢,嫂子我就在这凑和吃一口了。”
“行啊阳子。”
热巴嫂子今天穿上了那个牛仔喇裤,显得身段格外苗条,弯腰给苏阳倒杯水:“昨晚小成哥睡的晚,你听,这会还打着呼噜呢。”
苏阳竖起耳朵一听,里面呼噜扯得震天响。
热巴嫂子抿抿嘴唇,解了下围裙,挂在了墙头。
从苏阳跟前走过,来到西边的配房门口:“阳子,锅里的饭还要闷一会,你先过来帮嫂子搬下柴火。”
“来了嫂子。”
苏阳毫无防备的放下茶缸子来到屋里,热巴嫂子忽的关上了门,黑漆漆的视线中,感觉双唇忽然塞进了一片温热
过了一会。
热巴嫂子埋头从屋里出来,重新系上了围裙,开始舀碗盛饭。
苏阳从屋里出来,感觉更饿了。
还没吃到饭呢,就先被消耗了一顿。
“阳子,饭舀好了,你先过来吃吧。”
苏阳来到厨房刚坐下,屋里门就开了,刘小成睡眼惺忪的走了过来,看到苏阳在这,忙问道:“阳子,啥前来的,怎么也不叫醒我。”
“小成哥,我看你睡得挺香,没好意思打扰你。”苏阳往嘴里扒拉着米粒子,“我今天刚从墨钰县回来,在你家蹭个饭。”
“哎呦,咱们都是一家人,说着外套话干啥!”
热巴嫂子笑着,给苏阳递来一个鸡蛋,悄声道:“阳子,给你补补。”
苏阳一愣,有些尴尬,回头说道:“对了,咱们村不是在推广棉花嘛,现在村里种的人多不多?”
刘小成一边刷牙一边说道:“多!最起码得一半,我家也报了一半的地,等种子发下来就种,对咱们来说,能多挣一个是一个,要是种不好,大不了下年不种了呗。”
苏阳点点头:“那行,回头我们家也报上。”
看来棉花种植的意愿还是挺强的,大家的接受度也很高。
“对了阳子,你去墨钰县干啥了?”
阳子一口塞下半个鸡蛋,说道:“我找你就是说这个事。”
苏良随后冲刘小成跟热巴嫂子摆摆手,示意他们凑近些。
“小成哥,嫂子,这事咱们得先保密,你们帮我参谋参谋咋样?”
两个人疑惑的对视一眼,重重的点点头。
随后苏阳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遍。
两个人听后,不由得露出赞许的目光。
刘小成一拍大腿:“行啊阳子,我觉得这是靠谱,只要政府点头,怎么能就能放开干。”
热巴嫂子也是激动点点头,看着眼前的两个男人,心里暖洋洋的。
“阳子,这麦秸秆压根不用愁,村里堆的到处都是,到时候直接收回来就行了,这玩意不值钱,到时候要多少有多少。”
“小成哥,你在家等我消息,我吃过粉就去一趟农业局。”
“行嘞阳子。”
苏阳三口并两口的吃过饭,便回到家里骑上摩托车便城里而去。
一路上也没有停留,先是去了文化局找到了江老。
有段时间没去文化局了,老头子看到苏阳愣是拉着聊了半天。这才问起正事,苏阳保留了挖玉的事情,把翻新土壤的事跟江老说了一遍。
江老这个人虽然大大咧咧的,但是在支持国家大事上,那是丝毫不含糊的。
一口答应下来。
“巴郎子,你放心吧,农业局的老林,那跟我也是有几分交情的,我去帮你说说,这事也是支持国家九五规划嘛,我就帮你出这个头!”
“谢谢江老!”
苏阳高兴的帮江老点上烟,拉着胳膊上了摩托车。
这事有江老出面,凭借着那几分面子,这事才有保障。
农业局距离文化局也不远,骑车需要十来分钟。
摩托车开到大门口,江老跟里面的人刷了脸,这才顺利开门,让他们进去。
农业局的大院相比文化局就寒颤多了。
一眼看过去,只有三四排的房子。
只有最后一排有一栋二层小楼。
没办法。
在和田地区,文化局主管玉石经济命脉,那可是gdp的顶梁柱。
农业虽然规模大,占据了和田大半部分天。但由于底层结构问题,在对外经贸方面,远远不如玉石来的快。
在江老带领下,他们轻车熟路的来到了最后一排,文化局局长的办公室。
小楼上基本都没什么人,都去跑基层了。
就连办公室的主任都拎着化肥袋子下乡了,现在局长就是光杆司令一个。
江老来到门口,敲了敲门。
里面出来一道浑厚的声音。
“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