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苏阳醒来后在院子里溜达了一圈,晨时的空气格外新鲜,苏老娘早早做好了饭,农村人吃饭比较早,大家趁着太阳没出来前,去地里干一会农活。
一大早就看到外面来了一伙人,在村里的广场上拉起了条幅,摆上了几张桌子,还放了几袋棉花种子。
条幅上写着“发展棉花种植,打赢九五计划”。
根据历史线的进程,苏阳大概猜到,应该是农业局来村里宣传种植棉花的。
也就是今年,玛纳斯河流流域的试种棉花取得了巨大成功,加上国家对棉花的极度缺乏,便将棉花纳入“九五计划”当中,并在南疆和北疆重点普及推广。
由于棉花的产量和价格相对于甜菜、油葵、小麦更值钱,而且更方便管理,所以便逐渐普及起来,成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
张军在广场上给大家端茶倒水,东问西问的了解棉花这个新鲜的品种。
在大家一脸好奇的目光下,讲解员给大家挨个解释,显得格外热情。
1996年的时候,南疆才开始大规模的普及,晚一年后,北疆才开始大规模种植。
棉花推广成了那几年最重要的大事。
各地的推广员都有很高的指标,农业局都开始向文化局借调人了,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开始下乡宣传了。
而且当时还会免费提供一部分种子,等你尝到了甜头,再自己出钱购买,价格也偏低。
苏阳走到广场上,从人群中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正是文化局宣传科的王桂芹。
苏阳想躲,不过也来不及了,对方已经朝着自己走来了。
“苏阳同志好久不见,没想到今天在这里见到你了。”
王桂芹落落大方,冲苏阳打了个招呼。
苏阳也笑着回应。
“是啊,挺巧的,你们这是帮农业局干活来了?”
“上面有指标,让我们负责洛浦乡的棉花宣传工作,第一站就来你们村了,我们在局里都听说乔木村的故事了,一直都想来这边看看。”
苏阳自然心里有些自豪,能让一个普通的小村子走进大家的耳朵,作为推动者之一,苏阳很高兴。
“乔木村欢迎你嘛,等你工作结束了,我带你在村子里转转。”
“好啊!”
两个人说着,来到他们的宣传点。
大伙这会正是吃早饭的时候,看到外面来了几个城里娃娃,又聚拢过来看热闹。
二婶子好奇的问道:“同志啊,俺这戈壁滩上,能种出棉花?”
“是啊,地里干的很嘛,风沙大,能成材吗?”
“一亩地能卖多少钱啊?俺们去哪卖啊?”
大家自然认识棉花这个品种,地里也有人零零散散种了几亩,但要是全都种成棉花,对农民来说太冒险了。
大家都知道,鸡蛋不能同时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是棉花今年卖不上价,那就是全部折在手里了。
王桂芹经过了培训,对于大家的这些问题,心中也都有答案,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随后开口道。
“乡亲们,这是咱们农科院最新研究成功的新陆早4号,是咱们兵团农七师农科所培育成功的,亩产能达到250公斤!”
250公斤?
“乖乖,还真不少嘞,小麦亩产才三四百公斤,棉花这么轻飘飘的东西能变两百多公斤?”
“同志,那棉花到时候多少钱一公斤啊?”
王桂芹伸手比划了两个手势:“咱们棉花的回收价格是680块一百公斤,折算下来是十三块六每公斤。”
大家听着,随即掰着手指头算起来。
都是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心里都有一笔账,亩产多少钱,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同志,这么说的话,咱一亩地能卖一千七百块钱?”
“是啊,这到底是真的假的?”
大家纷纷面露疑惑,显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在当时刚吃饱肚子的情况下,一亩地甜菜勉强够上几百块的收入,一亩小麦是一块三每斤,一亩地也才五百左右。
而棉花直接翻了几倍出来,大家不心动是假的。
“当然是真的,到时候咱们乡里会成立棉花合作社和收购站,大家拾了棉花就拉过去卖,钱现结。”
“而且最主要的是,棉花的生长周期比较短,从五月份种下,到九月份就能收棉,一直能收到十一月份。”
大家听着心里高兴,这不就跟地里长玉石一样嘛。
以前河床没承包之前,他们在河床上采玉,一个月平均下来也是五六百块钱。
现如今棉花从九月到十一月,三个月时间就能收一千七百块,这不等于地上长料子了嘛。
棉花的推广刚好让大家解决了温度问题,并慢慢富裕起来,这也是南疆农民生活转型的重要节点。
这会大家手里多多少少都有几十亩地,就算是地里不肥,空闲了也有不少,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村里有人相信,也有人半信半疑,大家将目光投向了苏阳。
不知何时,大家已经把苏阳当成村里的主心骨了,碰到一些难以抉择的事,都想听听他的意见。
谁让他这大半年的时间,一路开挂,时刻伴随着人生高光呢。
张军来到苏阳跟前,悄默声的问道:“阳子,这事你咋看?听起来倒是不错,但是大家都种棉花,我咋感觉那么不靠谱呢,万一产量上去了,价格低了怎么办?”
张军的担心也是大家所担心的问题。
但这事完全不同。
王桂芹朝苏阳投来求助的眼神。
苏阳便走到王桂芹身旁,跟大家说道:“大家放心吧,推广棉花是国策,有公家给咱们兜底,只要大家种出来,肯定不会降价的,我们应该相信王桂芹同志。”
大家见苏阳都这么说了,也没什么好忧虑的了。
苏阳看向王桂芹问道:“我家只有三亩闲地,你看能种多少?”
这种专业的问题,一旁的农业局同志就比较熟悉了,随后便给大家介绍了一遍种植方法和打理方式。
大家囫囵吞枣的听了一遍,似懂非懂。
但是不重要了,大家此时心里想的都是亩产一千七的事情,至于种出来怎么打理,那是以后的事,先种出来再说。
按照每亩八斤籽的算法,为了保证戈壁滩上的出苗率,都是按照每亩十斤的给。
不过种植户需要登记入册,国家培育种籽不容易,不种可以,但不能浪费。
乔木村作为第一个试点村,等尝到了甜头,周围的村子肯定会纷纷效仿,第二年就不需要再推广了,农民口袋里的钞票,就是最好的宣传单。
大家伙开始围着几张桌子纷纷领取棉花籽,农业局的两个同志开始登记,等过两天就有专门运送种子的人过来,到时候在田间地头,亲自再教大学一遍播种的注意事项。
而王桂芹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这就是文化局宣传的作用了。
随后苏阳带着王桂芹在村里转悠,从南走到北,看了看地里的庄稼,又来到了河筒子看芦苇子。
王桂芹虽然是城里娃,但是经常电影下乡,整个和田地区都快跑遍了,也是见多识广。
但是乔木村给她的感觉不一样,这里街道格外干净,杂物摆放也井井有条,大家碰面也是有说有笑,最主要的是大家的精神面貌很高涨。
随后他们来到了北大窑,如今的北大窑俨然成为洛甫乡的地标建筑,偌大的砖窑造型犹如古时的城墙一般,加上粉刷过的白色外立面,有种巍峨耸立的感觉。
用苏阳的话说,这是乔木村的“白宫”。
“苏阳同志,这里就是鉴定所吗,真是太好看了,我想起了一首诗!”
“什么诗?”
“我不想离开樱花树、风和美丽的梦,储存着我树枝一样清新的灵魂。歌声在天空回响,情人在草地数星星”
苏阳尴尬的笑了笑,不太理解这个时代的文艺青年,这种思想不知荼毒了多少年轻女性,自己当初就是受害者之一。
就在这时,哈孜克得意的走了过来。
“阳哥,今天咱们要来两批料子,我去临时找几个人搬货,中午咱们管饭不?”
苏阳看到哈孜克过来,正好介绍了一下:“桂芹同志,这位叫哈孜克,你别看他大大咧咧的,但是心眼实在,干活认真。”
王桂芹打量了两眼哈孜克,主动伸手:“你好,我叫我王桂芹,是文化局放映科的,现在改成宣传科了。”
哈孜克看见女同志伸手,有些不好意思,把手在裤子上擦了擦,小心的伸手握了一下,耳根子都红了。
王桂芹看到那副憨厚的模样,“噗”一声笑了。
苏阳本来有意撮合他们的,但是细想,他们两个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也不好说什么,先介绍认识一下再说吧。
“哈孜,以后这些运货搬运的事你自己做主吧,要是不懂的就问小成哥。”苏阳拍了拍哈孜克的肩膀,说道。
“行嘞阳哥,那我这就去村里叫人了。”
哈孜克憨憨一笑,偷偷瞄了一眼王桂芹,立马大跑了。
“对了,林晓倩下个月结婚,这事你知道不?”
“害~提她干嘛,我也不想知道,我今年也会结婚了的,到时候你一定要来喝杯喜酒。”
王桂芹虽然心里有些不痛快,但还是笑着点点头:“我一定会来的。”
说着,北大窑传来了一股香味。
“今天留在这里吃顿便饭吧,下午再回去。”
“那就太谢谢你了,苏阳同志。”王桂芹笑着揪着自己的麻花辫:“那我就先去忙了。”
“行,到了饭点记得来啊。”
苏阳来到了热巴嫂子屋里,屋里水蒸气浓郁,由于是窑洞改造的厨房,所以排烟功能并不好,看来有必要装一个抽油烟机了。
随即爬到了窑洞上方,将上方填煤的口子给扒开,还好当初粉刷的时候留了几个孔。
果然,扒开孔洞后,烟气迅速从里面飘了出来。
王寡妇这会在外面井台上刷洗碗筷,热巴嫂子正弯腰操着铝勺搅动面汤。
“嫂子,忙着呢?”
热巴嫂子回头一看,面露微笑:“阳子来了啊,今天做的西红柿疙瘩汤,中午在这吃不?”
“行啊嫂子,多加点水,今天广场上来了几个人,宣传种棉花的,也一起吃个便饭。”
“放心,做的多,够吃的。”热巴搜子扎着高马尾,额头前飘着几缕细丝,“阳子,我这会臭不出手,帮我把围裙松一下,可能是最近吃胖了”
“好嘞嫂子。”
苏阳看着热巴嫂子弯着的盈盈细腰,上前帮忙解了围裙,忽然想到了什么。
“嫂子,你是不是有了?”
“嗯?”
热巴嫂子忽然一愣,缓缓直起了身子,放下勺子摸了摸自己的平平无奇的小腹。
“阳子,不会吧,才两次就”
苏阳下意识的伸手摸了摸,不知为何,脑子一热,搂住了热巴嫂子的盈盈细腰。
顺手往自己怀里一揽。
热巴嫂子整个人趴在自己怀里,脸上立马涌出一抹潮红。
“阳子,你干嘛”
“嫂子,到这边来,我帮你系一下围裙。”
“阳子,不是系围裙吗。”
“唔唔”
北大窑的窑室,现在很多都是空关的,中间用一层砖墙相隔,特意让木匠留了一个木门,这边也是为了预防发生火灾,好方便逃脱。
锅里的疙瘩汤咕嘟咕嘟冒起了泡,王寡妇端着碗筷从外面回来,看见屋里没人,便把火拒灭。
过了一会,苏阳和热巴嫂子从小门出来。
王寡妇转身看到热巴嫂子面带微红的从里面出来,说道:“嫂子,我还以为你不在呢,刚才锅里都咕咕叫了,我把锅底下的火灭了。”
“嗯,行。”热巴嫂子低着头来到灶台,“阳子,你去叫大家来吃饭吧。”
“嫂子,我这就去叫。”
苏阳走出门外,王寡妇看了看他们,皱起了眉头,“嫂子,你们在里面干什么呢?”
“那个阳子说这个屋里烟太大散不出去,想给咱们换个屋子,就去那边看了看。”
王寡妇看了看屋子上方漂浮的白气,点点头:“确实散不出去。”
中午吃饭的时候,苏阳跟刘小成在一旁来到屋里,小声嘀咕了两句:“小成哥,我怎么感觉嫂子像是有了呢?”
刘小成一听,顿时一喜,“真的假的?我咋没发现呢?”
“小成哥你这是太忙了,得多关心下嫂子,回头有时间去医院查查”
“行!我明天就去。”
刘小成高兴的扒拉着碗里的疙瘩,有种当爹的喜悦,吃过饭,把饭碗一撂就紧忙来到厨房,来到热巴嫂子跟前:“媳妇,阳子说你有了,咱们明天就去医院查查。”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