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清楚:常微罹并不在乎价格多少。
只在乎,能从中赚多少。
智能膝关节假体在大夏属于无法替代的高科技医械,这东西定价再高,也一定会有市场。
而且。
当价格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数字,没有太大意义了。
十万的定价、只有那极少数比例的有钱人会用。
二十万,照样是这批人用。
最终的用户群体和销售数量,不会因为价格再往上加几万或者往下减少几万而有什么大幅度波动。
反而,最终选择高定价赚到的钱,反而比低定价要多得多!
因此保罗咬定,二十万在常微罹的接受范围之内!
此刻,常微罹的确在思索。
二十万……
这个价格不算夸张,毕竟是没有替代品的前沿骨科材料。
在自己手里,甚至还可以再提一提价格。
落地在二十五万左右。
等于是,除开独家销售本身的分成外,己方还能额外多拿五万!
这个价格,的确可以接受!
想到这,常微罹最终答应了下来。
而最后的马佐尔机器人,他的兴趣显然更大。
之前他对许秋百般容忍,就是因为对方技术达标,而且对脊柱外科、脊柱力学结构有着深刻的理解。
或许有潜力成为“脊柱骨折方案”的外科手。
然而如今,或许马佐尔机器人能取代许秋,发挥出更精确更高效的作用。
而且最让常微罹看重的是……
机器人可不会有什么多余的想法。
并且一旦自己的“脊柱骨折方案”成功,届时这款机器人的价格也可以提升到一个惊人的高度,可以预想到又是源源不断的利润。
“这东西,必须和梅敦力公司谈。我得掌握主导权。
“否则的话,一旦‘脊柱骨折方案’借助了马佐尔机器人辅助,而梅敦力公司又收回了机器人……那我反而会成为被动的了。”
常微罹自然不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局面。
当然,这些事项,就要他自己去慢慢和梅敦力公司谈了。
不过他并不着急。
让不让梅敦力公司上桌,决定权在他自己手里。
现在是对面该考虑怎么让自己满意!
“‘联合培养名额’也能接受,不过,我希望从我这里推荐出去的人,得到重点培养。”常微罹来到下一个话题。
保罗一口答应下来。
这反正是各家医学院的事情。
至此,这次合作总算是正式确认。
电话里,保罗只觉得许久的憋屈都得到了释放,道:“我在许秋手里吃了不少瘪,这次,让他亲眼看看自己的颈七互换术变成笑话……
“以及大夏神外年会,成为全球神经外科领域的笑柄!”
……
此时,外界针对许秋的动作已经越来越多。
摆在明面上的针对。
以及暗地里的算计。
都以各种方式压在许秋身上。
连带着,即便是外人都感觉到了滔天的压力,如临医的杜崇岚、宋成堂等人,他们尽管与神经外科毫无干系,也察觉到当下医学界的气氛不太对劲了。
不过,身处风暴中心的许秋,却依然继续着自己的日常工作。
这让当下正在临医的诸多大佬都叹为观止。
莫雷蒂只觉得匪夷所思:“许秋这是天生缺心眼,还是真的完全不在乎?”
外边,霉国神外年会都快骑在大夏头上了。
而且近来更是直接放话,将拿出一个比颈七互换术更重磅的术式……更是直接夺去了许秋与大夏神外年会的风头。
安娜更觉惊异。
她已经算是不怎么在乎外界风评的人了。
这些年来,独自在alphaca项目中坚守,被德罗中心打压,她也实在是没心思去关注项目之外的东西。
但,许秋却是真正做到了视他人疑目如无物。
“莫雷蒂,这次即便我的alphaca最后沦落为商业化技术,我也不会怨你……若是许秋最后也辜负了我的信任,那我只能怪自己又瞎了一次眼!”安娜不由得道。
莫雷蒂笑了笑。
虽说她与许秋交情不深,但,大夏那一位位顶尖教授对许秋的态度早就说明了一切。
如今再征服一个安娜,也不算奇怪。
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时。
突然,敲门声响起,随后唐安的脑袋探出来,道:“安娜教授,许秋医生想问问您有没有空,方便的话想请您过去一趟!”
“我?”
安娜有些吃惊。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和许秋竟然有额外的交集?
她还以为,自己过来见许秋一面,然后远程视频帮着方具瞻那边确保alphaca系统的稳定性就足够了!
“许秋找你?”
莫雷蒂也有些惊疑。
许秋也看上了alphaca系统,想用来开展「肿瘤免疫靶向疗法」之外的项目?
还是说,另有所图?
一时间莫雷蒂有些看不懂了。
安娜此时也是满头雾水。
不过她最终还是跟着安娜动身,往许秋的办公室走去。
……
许秋办公室。
不久前,许秋刚打发唐安去请安娜教授,正要继续准备年会事宜,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属地是天都市。
许秋没多想,接了起来,有些熟悉的声音就从对面传来。
“许医生,是我,傅元魁。”
许秋立马回想起了对方。
院士衣钵传人、年轻有为、天赋绝强。
只可惜骨科大赛每一个环节都被自己碾压。
虽说许秋与傅元魁不是同一路人,但,关系还没有到像常微罹这么势如水火的地步。
因而许秋声音平淡地回应道:“什么事情?”
傅元魁也没有寒暄的习惯,直入正题,道:“今天我去了趟协和,顺便探望了彭月娇,随后发现彭月娇的预后似乎并不理想……”
说着,他简单讲了讲彭月娇的情况。
总结起来就是,术区酸痛、下肢疼痛;大小便不规律;甚至于摔倒。
傅元魁直言道:“我怀疑,可能是颈七互换术的后遗症。如今的术式可能并不完善,尽管短期内的指标都超出预期,但长期恢复并不理想……”
许秋陷入了思索。
他对自身技术有着清晰的定位。
而且,更加明白,既然能够把系统评定为「大师级」,那他的颈七互换术就不可能存在什么巨大缺陷。
但傅元魁所说的这些情况却真实地发生了。
既然病人出现了状况,就不可能是毫无缘由的,一定存在某个原因。
是什么问题导致了这一切?
“或许有当初没有做淋巴管修复的关系。”许秋猜测着。
他的颈七互换术,经历了两次大变动。
一次是刚刚开创后。
差不多能达到「精通级水平」,勉强够到「专家级」。
第二次,就是回到临医,直接提升为「大师级」。
而就是在临医,颈七互换术完成了术式迭代,正式成为完全体,“淋巴管修复”这一环节也是在这个时候彻底确立下来。
但不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