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医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统你才来 > 第665章 背靠大佬,不如自立门户!

第665章 背靠大佬,不如自立门户!

    却听许秋道:“我院不只有肺移植。为了表示各位对我们的理解,我们决定放开颈七互换术的观摩资格。

    “今天下午三点钟,有一台颈七互换术的教学手术。

    “明天上午十点,进行颈七互换术的分层考核。

    “这两个活动,各院都可以派遣神经外科医生参与,每个医院都有两个名额。”

    而随着这道声音落下,大礼堂内已经是寂然无声。

    然而所有人的兴奋劲却都瞬间攀升到了极点。

    他们惊愕地看向许秋。

    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直到从周围的人同样错愕的眼神中确认了这一事实,大礼堂内才爆发出热烈的议论声。

    “参观临医的颈七互换术?”

    “这不就是等于再送两台手术了!”

    “分层考核又是什么,之前完全没听过……是考核颈七互换术的?”

    “头皮发麻,现在能在临医接受考核的,不就是赖光圳、范鑫这些顶尖神经外科大佬。给协和、华西、军医医院等顶尖医院设定考题,也就是许秋医生有这个资格了!”

    此时,院长们都是眼皮直跳。

    这则消息实在是太震撼了。

    不管是协和,还是华西等等,都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医院。

    就像是家门口的大专,和远方的清北。

    差距如云泥之别。

    然而现在,家门口的另一所大专,出了个人才,直接对清北等一众顶尖985高校发布考题……而且清北的教授们还得求着才能争取到一个考核机会!

    这一切都太不真实了!

    然而最荒唐的是……这荒唐的一切都是真的!

    如赖光圳,协和神经外科科室主任、国家级神经外科相关基金项目评委、全国神经外科领头人之一、大夏神经外科学会常委兼秘书……任何一个头衔都能压死人。

    而范鑫、林柏舟等人,同样不弱多少。

    如今这些人就等着许秋进行考校。

    而自己竟然能获得观摩的机会!

    简直和做梦一样!

    此刻,他们已经不在乎什么“前三台肺移植”“优先手术”了。

    能有机会见识到顶尖教授在许秋的考核下焦头烂额、抓耳挠腮,这种举世罕见的场面,就是放弃那一台肺移植教学手术也值!

    ……

    这场会议,以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方式落幕。

    过程顺利得过分。

    而结尾更是让所有人都有种血赚的感觉。

    “许医生,我这就去给院内下通知,让他们挑两个神经外科医生过来!”

    “太感谢许医生了,这肺移植通道我们拼了老命也给你开着,谁敢搞事谁就是我们医院的敌人!”

    “话不多说,许医生,肺源过我们市,要是路上拖延了超过十分钟,我亲自上门请罪!”

    院长们激动不已。

    哪怕在场的人都是老狐狸,在行政场上摸爬滚打多年。

    但如今被许秋以如此坦诚且饱含诚意的方式对待,他们也卸下了防备,袒露了心声。

    说句实话,有不少院长,此前听说许秋性格的时候,还嘲笑许秋过于天真,四十五岁还一股子学生气,成不了大事。

    但此刻他们才恍然惊觉,原来如少年版纯粹的心性竟然是如此可贵。

    与这样的人共事,无需机关算尽,只凭一颗真心便可!

    因而此时,原本心里还有些小算盘的人,此时也是自己默默地收了起来。

    能和许秋这种人合作,已经是难得的机遇。

    若是因为一些小聪明而失去了信任,那损失可就太大了。

    毕竟谁都不想步入白屿市中心医院的后尘!

    ……

    随着各院院长、主任离开,此时霍仲言等人也是感慨万分。

    “这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看来他们之前果然还有藏私的想法。”霍仲言道。

    “许秋这一手,尽收人心。”邓铁也有些佩服地道。

    虽然没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么夸张。

    但许秋一再展示诚意,如今又给出教学手术和观摩考核的机会,这种优待,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了。

    历来各家医院外院的合作不会少。

    院长们更是游离在名利场中,每一步都走得是心惊胆战,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就被坑得骨头都不剩。

    在王修文治下,这种互相提防的场面则愈加猛烈。

    而如今,碰到一个不带什么心眼的许秋,着实是开了一个朗朗盛世了。

    不说其他,至少只要这家医院的院长不换人,那市际通道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接下来就等第一个正式肺移植病人入院了!”

    霍仲言此刻都难掩激动。

    尽管临医已经做了几十台肺移植。

    但,不管是病人,还是肺源,其实都是用非常规手段转运过来的。

    前期,王修文那边还没跟许秋闹僵,愿意省内推动。

    但如今行不通了,这条省绿色通道完全让渡给了省院。

    尽管省院拿不到肺移植资质,但王修文和省院的想法不难预见——就是废弃、烂尾,也绝对不可能给临医行方便。

    因而如今,能来到临医的病人,大多是杜崇岚和宋成堂两人从全国各地调运过来的。

    用的,是中日医院,以及宋成堂所属的“国家肺移植资质审查中心”的关系和渠道。

    说白了,不过是为了让杜崇岚和宋成堂能迅速积累序贯式手术经验,尽快学成归去而已。

    不过这两位教授的人品都还不错。

    就算离开了,中日医院和审查中心肯定还是会对临医进行一定程度的帮扶。

    但……临医终究是没有自身的根基!

    一家肺移植医院,病人和肺源的转运需要依托其他人,等于是命脉交给了他人。

    即便是信得过杜崇岚和宋成堂。

    但要知道,中日医院和审查中心,并不是只有他们二人,也不是他们两人就能说了算。

    越庞大的机构,内部的各种体系就越复杂。

    真要是一直帮扶临医,恐怕内部会有大量反对声音,就是杜崇岚和宋成堂也扛不住这种压力。

    因而最靠谱的,还是把渠道掌握在自己手里。

    如今虽然没能促成最高效的省内绿色通道,但市际转运也不会太差!

    “分层考核的消息要公布吗,还是……等赖主任他们测试完?”

    聊了一阵,邓铁把话题引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