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被录取的好像也不比自家闺女强什么啊!
……
翰林院大学士已经把润色好的折子给撕了。
他呆坐在椅子上,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大人,要不要参他们几个?我说为什么他们闹的那么凶呢!
原来都是为自家考虑啊!
他们这是以权谋私,不为大渝的社稷考虑,这是误国……”
“你闭嘴!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
你有证据吗?”大学士怒问。
手下人一愣。
“这……这招录的结果不就是证据吗?”
“呵呵!人家要是说这是他们的孩子自己考出来的呢!
或者说陛下和太子觉得他们识时务,能顺着他们的意思,赏他们的呢!
这话……可就是由着人家说啊!
这时候不管我们说什么,最后都可能被斥责,你知道吗?”翰林院大学士怒斥。
这个庶吉士不说话了。
翰林院大学士看着眼前被撕了的奏折,整个人的精气神一下子就没有了。
他折腾什么啊!
原来翰林院有四个大学士的,有三个因为在朝堂上说错话,不被允许上朝了。
只剩下他还能站在朝堂上。
现在看来……不去上朝也是对的,他们这些搞学识的在朝堂上怎么能玩的过六部的人呢!
一直以来,他一直以为在这件事上,礼部肯定是和翰林院站在一起的。
没想到……
“罢了罢了!以后我们还是在翰林院不要掺和这些事情了。
朝堂上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翰林院做主了?
我们还是安分的在翰林院里研究学问,安心养老吧!”翰林院仅存的一个能上朝的大学士也失了斗志。
当晚,这个大学士回家后,刚一进门就被妻子用鞋子砸了一下。
“你还有脸回来,为了你那几个不争气的庶子,生生断了我亲闺女的前程。
我们的女儿要学识有学识,要能力有能力。
哪点比那些入选的小姐们差啊!
就是因为你得罪了那些官员,得罪了陛下和太子,这才耽误了女儿的前程的……”
……
至此,监察署在各地招录人员的事情终于落实了下去。
没有人再质疑什么,都默默的看着各地府城准备着招录监察署人员的事情。
叶辞书呢,也彻底的松了一口气。
最难的开头过去了,下面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半个月后,各地的府城都传来了消息,招录事情进行的很顺利,所有人员招录完毕。
萧武帝当即又下令,让各地监察署招录的人员都进京。
进入京城后,还是和叶辞书他们那一批一样,进入内府学习一个月。
至于学习哪些内容,由暂代监察司卿的叶辞书决定。
所有人都看向这个还不到二十的年轻女子。
她出身皇商之家,能担得起这个重任吗?
下面的那些人会服气她吗?
就在大家准备看戏的时候,皇宫里两道旨意送到了叶家。
一道是萧武帝的,另一道是皇后的谕旨……
萧武帝的圣旨还是升职的圣旨。
圣旨是内容很简单,就是两句话。
鉴于叶辞书在组建府城监察署差事中的辛劳付出,擢升叶辞书为正四品监察司卿。
刚代理了监察司卿一职只有一个月的叶辞书愣了好半天。
这么快就转正了啊!
按照规矩,难道不应该是在所有的监察署都建立好了,并且还做出了一定成绩的时候才把自己转正吗?
祖母说过,大渝朝堂上的官员品阶越高,朝上升的难度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