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三辆军车,后面一辆货车。

    一路开进乔家村的时候,从镇上的入口处就引起了不少周围居民的关注。

    乔荞坐的车子是开在最前面的。

    等到车子从镇上拐出来,要进他们村里的那条路,乔荞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因为从镇上通向他们村的那个入口,现在竟然变成了水泥路!

    要知道,就是他们镇上的那条主道,现在也不是纯水泥路。

    最开始修路的时候,确实是条水泥路,不过后来走的多了,车子跑多了,水泥路变薄了,压垮了,政府修补是往上加的鹅卵石。

    现在那条路,基本变成了鹅卵石路。

    鹅卵石还特别的少,晴天的时候还好,勉强算平坦,但一到下雨天,虽然不像村里的路,泥泞到处都是,但也是这里一个大坑,那里一个小洼的。

    反正很不好走。

    放眼整个洪丰镇,都没有一条正经的水泥路的,多半都是鹅卵石和夯土路。

    他们村里现在电都没通,哪里来的钱修路?

    而且,更让乔荞和众人惊讶的是,这条水泥路的进口,还立了一块功德碑,功德碑上用鲜红的大字,写着修路人——是乔荞!

    乔荞第一反应是看向颜莉媂。

    以为是她修的。

    转头却发现颜莉媂也满脸的疑惑,显然不是她修的。

    颜莉媂也确实没想到这一层,而且乔长东已经在镇上起了房子,她想到的要修路,也是修房子周围的路,而不是回乔家村的路。

    当然,要她修她也会修,主要还是她没想到这一层。

    从镇上回乔家村的路,不但被修成了有十几厘米厚的水泥路,两边还被扩充了一两米,将本来很狭窄的一条乡下小路,变成了一条比较宽敞的大道。

    之前还担心货车不好开进去,可能需要下车人为开路,现在则是完全没这个烦恼了。

    乔家村村头的位置是几座小山峰,并没有人家。

    不过住在村里头的人家,也能通过门前的路,看到进村口的那条道。

    更何况现在已经是三月底了,要秧苗第一批水稻了,有很多人家都在田里忙碌着整理秧田了。

    载着乔荞他们的车子一开进来,在田里忙活着的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农活,看了过来。

    “长宏,长才,那好像是东子。”在乔长东下车查看村里新修的水泥地时,挨得最近的田里的一个汉子,朝着远处的两个威武大汉喊道。

    正带着草帽,勒起了裤腿,一人拿着一把耙子,翻田翻的起劲的乔长才和乔长宏登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朝着这边看了过来。

    见下车的真的是乔长东,后面还跟着乔奶奶,以及颜莉媂乔荞等人,赶紧丢下手中的农具,顺着田埂就高兴的奔了过来。

    “妈!东子!荞荞!”

    等到两人跑到车边时,在田里干活的其他村民,也都迎了上来。

    每个人脸上都扬着喜悦和感激的笑容。

    七嘴八舌的就感谢上了。

    “乔婶子,东子,你们也太好了!”

    “就是就是,这条路修好以后,县里都派了领导来,专门看进咱们村里这条道,说修的很好。”

    “像你们这样,自己赚了钱,发达了,还不忘造福村里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前些天听说还上了电视呢,就是咱们村没电也没电视,都没看到这个新闻,不过报纸上也报道了,俺家小子在镇上读书时,回来时还跟俺炫耀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