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这个决议让下面的人一片哗然,
“纪王殿下,这万万不可,虽为灾年,可我等家中尚有余粮,家家都在工坊做工。
这点租调我们还是交的起的。
王府这些年一直都在减轻我们的赋税,所得全部上交国库,纪王府分文不取。
这让我等百姓都觉得过意不去,如今王府也是颗粒无收,怎能让王爷还帮我们上缴税赋呢?
王爷已经对我们是大恩了呀。”
张大第一个站了出来反对。
“是啊纪王殿下,我们都有余粮,绢布麻布也有富足,足可以交纳租调。”
“多谢王爷恩典,我等可以自交。”
张大这么一说,下面人立刻就有人响应。
平日里纪王府就对他们很好,租佣调跟别的庄子都不一样,这次遇到灾年,纪王府还要免他们的税。
这可不是单单不收税的事,亲王府的食邑采用的是封物三分法。
封户,也就是食邑的租佣调封为三份,一份入官,归国家所有,两份入国,归封家所有。
这个国指的就是李慎的亲王国,封家说的就是李慎。
也就是李慎每年都要拿出三成税收给朝廷。
这个税不是你说多少就是多少的,朝廷有明确规定,比如租是四十税一。
这个一要分成三份,上缴一份。哪怕你自己不收税也行,但是必须把这一份交了。
纪王府平时每年收的就是那上交的一份,其他两份免了。
现在如果纪王府免税,那纪王府就要自掏腰包把那一份交上去。
看着下面吵吵嚷嚷的百姓,李慎眉头一皱大吼一声:
“够了!本王说怎么样就怎么样!
记住,纪王府本王说了算,让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
关中大旱朝廷也不能坐视不理,肯定也会大赦的。
就算大赦,我纪王府交不起么?”
李慎的怒吼一下让下面变得安静,片刻后,所有人都对着李慎躬身行礼:
“多谢纪王殿下恩典,多谢纪王殿下恩德。”
“哼,浪费我口舌。” 李慎哼了一声,然后对着四个村子的村长吩咐了一声让他们将各村的人带回去。
剩下的时间李慎则是带着老婆孩子在村子里闲逛。
首先就是学院,这里现在的孩子有两千多人,全都是村子里的孩子和工坊里做工的工匠家孩子。
李慎走访了教室,食堂,和藏书馆。
对一些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指导。
接下来的日子,李慎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逛,他也不着急回王府,反正也是禁足。
村子变化不太大,还是统一的房屋,干净的街道,新增了路灯和一些商铺。
这期间四个村子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安保问题。
因为四个村子富裕,所以有一些周边的闲散人员过来打秋风,已经发生过很多次偷盗事件。
庄子是没有围栏的,因为在长安城地区,相对比较安全。
李慎思索了很久之后,决定给庄子安装简单的围栏,并且组建护卫队。
护卫队不配备刀枪,全都以长棍为主,可配猎户用的弓。
普通盗匪就算有武器,用长棍也把他打死了。
若是遇到真正大规模的悍匪,有刀枪普通百姓也抵挡不住。
而且这里是长安城地界,几乎没有这个可能性,不然就不知道有多少人的人头要落地了。
四个村长距离不远,守望相护,应该不是问题。
护卫队由各家出一个壮丁组建,轮流值班守夜,没有俸禄,就不算组建军队。
职业的壮丁若是工匠,第二日允许休息半日,不扣工钱。
李慎把自己想到的计划跟四个村子的村长详细的说了一遍,让他们尽快落实。
反正都是保护他们自己,应该不会有人反对。
就在李慎四处游荡之际,他不知道他老爹为了他的封赏也是费了一番口舌。
翠微宫含风殿
此时李世民与长孙无忌面对面坐着喝茶。
长孙皇后坐在李世民旁边面带微笑。
“辅机,最近朝中可有什么事情?”李世民将一杯茶递了过去。
长孙无忌连忙双手接过:
“回陛下,朝中并无大事,一切如常。”
李世民点点头:
“那就好,高明年少,对于国事还需要辅机的教导。
若是遇到什么大事,朕希望你能多替他分忧,你我虽为君臣,可从小一起长大,亲如兄弟。
你又是高明的亲舅父,这满朝文武朕只信你辅机一人。
朕就将高明交付给你了。”
“陛下言重了,太子殿下龙章凤姿,睿智明达,文韬武略,又心怀天下,仁爱待人,
如同当年的陛下一般尽显王者风范,日后定能开创一片盛世,垂范千秋。”
(戳戳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