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召来凡世滚滚香火,涌向蛇尾第二处地泉门关窍,缓缓冲击,凝练。

    这一次,他没有消耗玉清的力量,只凭自身元神及香火之力来炼化。

    因为刚飞升上来,暂时还没找到什么“途径”,来让玉清本质再次增长。

    比如阴天域凡世十九国禁地的神秘残肢之类。

    当然,这方大千世界,肯定藏着无数“机缘”,他不用急。

    只需证得更多道果,走出山庙,“游历”天下,便自会有收获。

    一夜无话。

    清晨时分,昏淡的晨曦照进庙堂,掠过横梁上那头瞑目不动的魂青鸟,又映照在玉身神像前面的供桌前。

    今天是阴晦天,金乌大日都没有升腾过空。

    反而又有飘下雨水的迹象。

    帷幕下的神像,此时玉身上光泽再次微微一亮。

    李青云似乎听到“啪”地轻响,第二处地泉门关窍,终于冲开了。

    更清晰的山川水脉地理,如同掌上观纹。

    他一念间,所能调动的玄黄地气、地火岩浆之类,也便是翻倍。

    关键上,打通两处地泉门后,这尊玉身神像的炼化,会更快上一些。

    上次山民献上血肉、荒兽心脏之类,李青云已经发现,自己这具座像,当极为贪婪或渴望“血食”,那是神像造化出来后就具有的本能,也当是他这一境界的修行亟需。

    他猜测,大量汲取血食,当可以更快炼化神像,多出一些其他的神异。

    但李青云只是略一挣扎,便坚守住了道心。

    道君者,乃通天地,得神通,证果位的超然存在,又岂能沦为跟凡世妖诡一般的存在!

    “贫道隐隐觉得,是有某种无形的力量,在引导、诱惑虚天道君们,放纵,堕落,享用血食供祭!”

    “别人如何做,我自是管不了,但这与我道心坚守迥异,更与玉清反冲……”

    如果打通六处地泉门,那他即便不受血食供祭,炼化玉身的速度,当也不会弱于别的道君,甚至依然更胜一两筹。

    当然,别个道君老爷,如果不断享受高规格的人牲供祭,或许反超他李青云也不一定。

    巴蛇山近百个村寨的山民,这一大早,却是陆续上山来敬拜道君老爷了。

    昨夜老爷大发神威,护住三百里村寨,功德无量,山民都感恩在心。

    山庙里头的这位,还是个杀伐决断的老爷,当夜镇杀那个居心叵测、罔顾大伙儿性命的庙祝荀烛。

    这一杀,几乎大部分村民都暗地里拍手叫好。

    无他,昨夜墟落,北边令丘大庙的老爷没有出手,荀烛这边也没有提前通知各存在,若不是自家的道君老爷足够强大,数万山民恐怕就要全化作“墟气”的血食了。

    这不,一大早,各村各寨就有山民带着茶叶、山珍、灵草与花果之类,前来敬拜道君老爷。

    自家老爷是个吃素的,真是讲究人,又给我等巴蛇山民省下一大笔。

    山珍花果之类,东荒不缺,也不值钱,只有荒兽、人牲等血食,在哪里都是硬通货。

    “山民隋大,给道君老爷磕头了,感谢老爷昨夜救命!”

    首先冲上山的,进苗祭拜的,是昨夜差点就被墟落黑气吞食的村民隋大。

    此人磕头很重,咚咚作响。

    李青云便留意了一下,今日头个“信民”的诚意度。

    感应之下,却依然是暗自摇头。

    隋大的香火愿力,依然单薄微稀得可怜,不值一提。

    “道君老爷神威,昨夜庇护三百巴蛇山……”

    “咦,横梁上怎么多了头幽铜鸟,看起来很可怕的样子……”

    “老爷,厌二给你磕头了!你这么神通广大,就赏我一个西摩的婆娘吧……”

    接下来,一群群山民,闹哄哄地进庙祭拜,所念所想,李青云就没有半点兴趣了。

    他倒是觉得,这些山民微薄的香火愿力,加起来都远远不如被墟气吞噬一个人,所带来强烈怨念反噬的好处。

    李青云有些索然无味。

    他觉得,虱族当是天性寡凉之类属,施恩再多,恐怕也是如此。

    “若不是本道君在凡世,早早地打好了江山,此时靠这些虱族山民,那岂不是要吃土……”

    他兀自汲取凡世香火,继续冲关第三处地泉门。

    一直到下午时分,山庙这里闹哄哄的噪杂,才终于褪去。

    外面早就下起雨来,苍茫雨幕中的巴蛇山,在午后显得更加阴晦,暗沉,模糊。

    当最后几位山民,从山庙下来,原路回寨,走到那巴水河边,看到上涨许多,浪潮翻滚的浑浊河水,刚好冲垮了河面上的木桥,便是不敢过河了。

    “糟糕,就多拜了一会道君老爷,结果下来晚了些,桥都冲垮了!”

    “哎,老爷怎么就保护木桥一下,让我们过去再垮桥呢!”

    “别埋怨了,赶紧砍点木头来,搭桥过去……”

    那个披着蓑衣的山民,只得跑向雨中的大叔,抡起斧头,伐树搭桥。

    听他们的嘴碎,就知道内心真不怎么敬畏道君老爷,刚拜完,就开始干埋怨老爷了。

    虱族畏水。

    即便身高八九丈,气力蛮雄,犹如巨灵,但虱族无论男女,贵贱等,在遇到“水流水脉”时,都会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与恐惧。

    遇水则止,临水思危,乃是虱族经历无数惨痛教训,得来的智慧。

    只有到了赶海境,虱族才敢大胆踏入湖河江海。

    就在这时,一个山民刚好往怒涛湍急的巴水河上游看去,这一看,他却蓦地呆住,手中的大斧头松开落地也不自知。

    “快、快看,巴水河上游处,又来了一位道君老爷咧!”

    这个山民一喊,另外几人顿时扭头望去。

    便看见那奔涌翻腾的河流上游,一尊九丈余高的光芒神灵,在河流中如同闲庭信步,正缓缓从河底升起,浑身道威清光缭绕,让山民望而敬畏!

    “巴蛇山小民,拜见道君老爷!”

    几个山民看清之后,立刻扔了斧头,跪拜在湿漉漉的草泥地上,朝踏河而下的那尊清光道君表示敬意。

    “巴蛇山?那便是这里了!”

    仅是两步,巴水河波涛中的那位道君神祗,便已来到山民跪拜的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