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书记没有做什么回应,接着又问:“那你对于这几年中,云海帮的问题,有什么想法呢?”
宋景学听到这个,则是极其严肃认真的回道:“必须要根除。”
听到这话,老书记的眉头微微一皱,因为这几个字的答案,不是他想听到的,根除这件事,通过几年的调查和努力,现在只剩收网的阶段了,就算不用你宋景学,张景学李景学也能做到,又何必用你宋景学呢。
但宋景学随即却接话道:“可是根除的前提是,不能大张旗鼓,要悄无声息,要一块石头扔下去,砸死万千臭鱼烂虾,可却激荡不起一点水花。”
顿了一下,宋景学又道:“毕竟,云海经不起太大的风浪了,要考虑政治影响。”
这话一出口,老书记便看了一眼秦老,与秦老对视了一眼之后,老书记微微笑了笑。
“你举荐的人,算是人才。”老书记对秦老说道。
说罢,老书记却又突然试探道:“景学同志,也是你卫山同志的兵?”这话,说着像是开玩笑,可秦老听在耳朵里,却觉得充斥着陷阱。
于是,就听秦老笑着回道:“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
这句话一出口,老书记便哈哈一笑,秦老也跟着笑了起来。
宋景学此时听着二老的笑声,却是不禁对秦老感到敬佩,心说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秦老这话,也出自老书记考问自己的贞观政要,其含义是,明察秋毫的人,不会只偏察一隅,公正的人办事,也不会偏袒自己的亲属。
这话,既回应了老书记的问话,又不离今天的主题,也算是将刚刚的这个话题,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又坐了大概半个小时,老书记先后又问了宋景学几个问题,宋景学也适应了这个状态,回答的很是自然流畅。
在要离开的时候,老书记对宋景学说道:“明天早上,兆祥会带你去见一个人。”
宋景学听了这话,不由得激动了起来,于是连忙应下。
而在随着秦老走出书房之后,郭兆祥不禁也瞥了一眼宋景学,但随后还是给宋景学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郭兆祥笑着将秦老和宋景学送出了门,一直看到秦老的车驶离了,这才回去。
回到书房里,郭兆祥一边收拾着刚刚秦老和宋景学用过的茶杯,一边问道:“领导,您明天让我带这位宋书记去哪里?”
老书记继续看着手里的书,头也没抬的说道:“送到明川那里。”
郭兆祥闻言,虽然他也猜到了,可是听老书记从嘴里亲口说出来,还是觉得惊讶的,但他却只能点头应道:“是。”其余的,不敢多问。
可老书记却开口问道:“你觉得,这个宋景学怎么样?”
郭兆祥端着手里的茶杯看着老书记,片刻不语。
老书记听郭兆祥没有声音,便抬头看了过去:“怎么不说话?”
郭兆祥淡淡一笑道:“只是见过一面,我不好定论的。”
老书记闻言却是呵呵一笑:“要的,就是你对他的第一印象,有什么不好定论的,尽管讲吧。”
郭兆祥思忖了一下,随即便说道:“顺眼。”
“顺眼?”老书记问道。
郭兆祥呵呵笑着:“是啊,就是觉得比较顺眼。”
老书记对郭兆祥这朴实无华中还带着一点小机灵的回答表示很有趣,于是就听他说道:“顺眼好啊,可是,光顺我们的眼不行,还得顺老百姓的眼。”
而此时在离开西南别苑的秦老车上,宋景学转头看向秦老说道:“秦老,谢谢您给我这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