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从1987开始 > 第2067章 随便养养

第2067章 随便养养

    于朝阳震惊了,“买下他们公司?得花多少钱啊?”

    这家伙也太敢想了吧。

    他还没听说过,谁跑到外国买公司的。

    按易飞的说法,人家掌握着最好的品种,能轻易卖给他?

    张桂英也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咱们没有好的品种,但外国人有,那就花钱买回来。

    他买的不是人家的品种。

    是整个把公司连技术一起买回来。

    别的地方不知道,反正临东和西阳也只有易飞敢这么想,他还真敢这么做。

    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同时也非常的激动。

    如果易飞收购顺利的话,丽飞养殖公司岂不是在鸭种方面领先世界水平。

    说起来,也是个奇迹。

    “多少钱我也不知道,怎么着也得几千万美金吧。”

    易飞说道:“我对这方面的行情也不清楚,让我妈去谈呗,我去了人家真有可能不卖,再说,我现在也没有那么多钱。”

    他对那家公司又不清楚,甚至都不知道具体名字。

    更不知道是否上市。

    有没有卖公司的想法。

    但找到那家公司容易,慢慢谈呗,起码还有一两年的时间。

    如果他们进入华夏市场以后,价格估计会贵不少。

    在资本的眼里,一切都是可以交易的。

    无非是价钱而已。

    大不了注册个离岸公司,找一个本地人做代理,买下后再与丽飞公司合资成立养殖研发中心之类的,技术还是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很事情反而更好运作。

    只要对方出售,办法总是有的。

    于朝阳说道:“易飞,你真要在养殖业上面投这么多钱?”

    以前,他看易飞的意思就是投个几百万。

    让养殖公司初具规模,后面就是边赚钱边发展。

    按他现在的想法。

    那可不是这样了。

    为了技术,他要花几千万美金买个国外公司,他妈妈花钱和他花钱还不一样?

    外国公司直接搬到西阳不现实。

    于朝阳也不傻,易飞买下公司肯定还得利用国外的技术、人才再发展。

    但他花巨资买下国外公司,肯定得迅速扩大西阳的养殖规模。

    他投那么多钱去买技术,总不能买来一直在国外发展。

    他也不可能到国外去养鸭子。

    花的钱他不赚回来?

    易飞经常说,他是商人,就是为了赚钱。

    填补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也许他有一点这样的想法,但绝不是主要的。

    国内空白的地方多了。

    他总不能都花钱买回来了、

    他要赚回来,在西阳就得加大投资,至少几千万,甚至更多。

    投资几百万,几千万美金猴年才能赚回来。

    不怕他赚钱。

    他赚钱怕什么,总能解决就业吧,总得交税吧。

    鸭子养多了,相应的产业自然上去了。

    难怪关云涛常说,临东将因为易飞而不同,西阳也是啊。

    西阳一年养上亿只鸭子真是指日可待。

    张桂英刚才只是说养个鸭子赚两块多钱。

    她可没算屠宰厂、羽绒加工厂、还有将来要成立的食品加工厂的利润。

    这次来的临东是真值了。

    如果不是和张桂英聊起这个事。

    谁知道他啥时候想起这事。

    他的事太多了。

    想起一码是一码。

    看来以后还得经常来才对。

    借口有啊,来看女儿不行吗?

    苗苗才叫有眼光,去年,她坚持留在临东是最正确的选择。

    就是眼光再长点好了。

    当初调到西阳时,就该把他和毛毛收养了。

    易飞说道:“那当然,当初我就答应过于叔叔,要把西阳打造成鸭子之都,每年不养个几亿鸭子,叫什么鸭子之都?也不一定就养鸭子啊,我们有了种鸭,难道不能卖鸭苗吗?一年提供个几亿鸭苗也不难,当然,十年内肯定不行,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容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越来越富裕,副食品消耗也越来越多,鸭子需求量越来越大。”

    现在肉鸭的每年出栏量估计最多也就上亿只吧,或许还没有。

    具体数字他也不清楚。

    啥事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真要是养几亿只鸭子,怎么也是二十年以后的事情。

    当然,可以加大与东苏的交易量。

    以此来扩大丽飞养殖公司的养殖规模。

    张桂英有些激动,也有些茫然了,“小易总,随便养养是怎么个养法啊。”

    现在投资的鸭棚,最多都可以一茬养50万只鸭子。

    当然,怕大面积死亡,现在只养了不到一半。

    可就这样,也有差不多20万鸭子呢。

    还有几千只种鸭。

    随便养养?

    怎么个随便法。

    坐等品种改良?

    “以前设计的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啊。”

    易飞说道:“赚钱不赚钱都无所谓,主要是增加经验,孵化了,选种了,冬天保温了,预防疾病了、环境调节了等,这些都得实战经验,听再多的课,不如实际养几茬,研发中心要增强研发能力,只要有本事的人,都要想办法挖来,我无论做什么事,喜欢自己掌握核心技术,被人卡脖子不太好受,养鸭子不是种菜,不要太急于推广,如果我们自己技术都不过关,急于推广,只能适得其他反,屠宰厂可以收购鸭子,西阳散养的集中起来还是有不少的,羽绒加工厂也可以收鸭毛、鹅毛,也不是每个羽绒加工厂都养鸭子。趁这个间隙,把进货、销售网络建立起来,让现有的生产链上的工厂运作起来。”

    要做的事情多了。

    从小向大发展起来才是真正的捷径。

    当时大棚的设计一年最多可以养殖两百多万只鸭子。

    本来就是准备在未来几年内不扩建的。

    重点在推广。

    带动周边农户养殖。

    丽飞养殖公司主要是提供鸭苗,提供饲料,回收成年鸭子,销售和深加工。

    随便养养的意思也不是真的随便。

    最多两年,都要换新品种。

    虽然每个品种的鸭子习性不同,但同样也有参加价值。

    张桂英说道:“那我就明白了,小易总怎么运作是小易总的事,我还是按照我产以前的规划按部就班的向前走,屠宰厂已经开始收购鸭子,就是数量供应还是不太稳定,也和一些食品加工厂有了联系,肉类销售出去没问题,鸭毛也开始收购,除了加工羽绒,还能给制作羽毛球的厂家提供原料,屠宰厂和羽绒加工厂都运作起来了。”

    这些小易总早就写在规划书了。

    屠宰后的鸭肉、鸭货根本不愁卖。

    他们去学习养鸭子的时候,那几个养殖厂的人可真客气。

    不但用心的教他们养鸭子。

    还给介绍了几家食品加工厂。

    甚至还有做外贸的,冷冻的鸭肉可以出口。

    收购鸭毛更容易,只需给各个地方的收购站打好招呼,他们在乡下收购到一定量时,就会给送过来。

    就是鹅毛收得不多。

    有的会掺些鸡毛,但一眼就能看出来。

    警告几次后也就没有了。

    养殖厂有货车,也有的收购到一定数量,打电话来,派车去拉。

    张桂英知道丽飞羽绒服需要大量的羽绒,对采购鸭毛加大了力度,专门派了几个人到西阳湖沿岸宣传收鸭毛,和一些小商小贩合作,当然,整个西阳市甚至临市的屠宰厂也都有人心门去跑,并逐渐扩大到外省市。

    基本上,除了养鸭子的变数有些大。

    屠宰厂和羽绒加工厂运行的比较正常。

    易飞说道:“很好,咱们就要稳扎稳打,逐渐扩大规模。”

    说实在的。

    当初任命张桂英负责西阳的养殖业。

    主要还是因为于朝阳。

    张桂英毕竟已经四十多风了,易飞认为她已经很难接受新事物。

    事实上并不如此。

    她在西阳那些经营的井井有条。

    算是意外之喜。

    易飞和张桂英又讨论下关于养殖厂的一些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