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从1987开始 > 第1984章 写本书
    易飞说道:“都别贫嘴了,下午还得赶回来呢。”

    丁苏一点都不可爱了。

    去年刚见到她时,她还腼腆的一点都不像记者。

    现在偷情的话都说出来了。

    丽丽还一唱一合的配合她。

    说什么偷情也不用跑到余家岭,说在家偷情也不对啊,男未婚、女未嫁偷才能情啊。

    三人上了车。

    易飞驾车出了丽飞中学校门,转上青山大道直奔余家岭。

    一路上,赵丽丽几乎笑了一路。

    易飞都有些忍俊不禁。

    丁苏带了她写的小说稿件。

    赵丽丽看到搞笑处就念给易飞听,丁苏太能编了啊。

    还别说,如果从小说角度来说。

    写得挺有意思的。

    她这种创作方式,让易飞想到了一部他非常喜欢的小说《活着》。

    都是以第一称写。

    赵丽丽说道:“易飞,你听这一段,七月的一天,天气很热,我、易飞、赵丽丽坐在易飞家里的茶室喝茶,此时的易飞已有一米八高,当初那个还不到一米四高的少年已长成一个帅小伙,无意间又聊起那十五块钱的事,易飞从一本精致的像册里拿出那两张钞票,深情的说,丽丽飞给我这两张钞票时,上面还有她的体温,我就决定走回临东,永远保留这两张钞票。”

    七月份的时候。

    丁苏啥时候来易飞家里了。

    七月份的时候,倒是见过她一面。

    是在展销会上。

    赵丽丽接着说道:“我是不是得买个精美的相册,再找一张十块,一张五块的钞票夹进去?”

    既然要演戏,就要演得逼真些。

    丁苏认真的说:“我觉得有这个必要,以防真有较真的人来问。”

    她相信。

    等她连载完了。

    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她写的是真的。

    因为,她写出一个大家都愿意看到的易飞。

    说不定再有记者采访时,都会提到这两张钞票的事。

    到时候万一拿不出来,不是很尴尬。

    毕竟还是丽丽想得周到。

    不行。

    回到临东后,自己得去买个相册,放两张钞票进去。

    丽丽虽然想到了。

    但她太懒了,不一定去做。

    自己也得翻翻后面写的内容,需要啥道具,都得先买好。

    易飞说道:“丁大记者,我看你不应该当记者,你应该改行写小说,而且写那种玄幻小说。”

    抛开事情的真实性。

    她写的题材就比较新颖。

    谁都能看出她写的是纪实小说。

    可让人读起来又不像纪实小说。

    事实上根本不是纪实小说,就是一本小说。

    她不是以第三人称写,而是以第一人称写,站在上帝的视角写第三人。

    更容易让人信服。

    要不要把《活着》的框架写给她,让她写成一部小说,说不定丁苏也能一炮走红。

    由丁大记者变成丁大作家,就是有些对不住原作者了。

    他记得《活着》还得几年后才出版。

    当然《活者》不是玄幻小说。

    他也不是真要丁苏写本玄幻小说。

    丁苏问道:“啥是玄幻小说?是科幻小说吧。”

    她读的小说很多,没读过啥玄幻小说。

    应该是易飞口误。

    “不是科幻小说。”

    易飞说道:“玄幻小就就是随心所欲的写,你就是把主人公写得上天入地,无所不能都没人管,怎么厉害怎么写,一开始可以把主角写得弱一些,经常受人欺负,然后练功,最后打败欺负他的人,就重负这个套路,一直写到最后无敌,你写几百万字都没问题,大家还喜欢看。”

    玄幻小说,说起来很容易。

    可对现在的人说,又不好解释。

    自己讲的好像是写爽文。

    和玄幻小说关系不大,这个不重要。

    丁苏说道:“我咋觉得你说的像神话小说呢。”

    想咋写咋写。

    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不是神话小说是什么。

    易飞说道:“这个不重要,反正我觉得你写小说比当记者有前途。”

    主打一个编呗。

    只要脑洞大开,就能出名。

    只是现在还没有网络小学,发表还没有那么容易。

    以丁苏的文笔,发表出来也不一定很难。

    当记者有什么好,整天风里来雨里去的。

    写小说,可以天天在家里。

    要说收入,写好了,比大部分记者收入强多了。

    丁苏以为易飞在打趣她,就缠着赵丽丽讲了些她需要的一些细节。

    有些事,赵丽丽自然是不能说的。

    不关易飞来历的事,都可以讲给她。

    丁苏听了说道:“丽丽,咋着你也在编啊?还没有我编的逻辑性强?”

    有些事明明是不可能的啊。

    从逻辑上就说不过去。

    赵丽丽说道:“那你就按你编的写,反正你写的就是一个框架,里面的内容都是编,那就接着编就是了,就是别写的太离奇就是了。”

    易飞的实际情况不能说,不能写出来。

    自然有太多的事不能深究。

    深究就有太多的不合理性。

    别说逻辑性,根本就没有逻辑。

    还不如让她自己去编。

    编故事的能力,赵丽丽甘拜下风。

    丁苏的专栏都开了,还能不让她写下去?

    她又没有恶意。

    赵丽丽说道:“丁苏,在你的小说里,好像你和易飞很熟,你俩熟吗?一年才见几次面,让你说的,好像你每周去我们家好几次,易飞,她这样写叫什么?就是跟着沾光的意思。”

    易飞创造了很多新名词,她总是记不住。

    不管另外一个世界怎么着,在这个世界就是易飞创造的。

    “蹭流量。”

    易飞说道:“蹭丽飞公司的流量。”

    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这是标准的蹭流量。

    而且她很成功。

    丁苏在晚报,现在可是大红人。

    赵丽丽说道:“对,就是这个意思。”

    这小说发表出来,所有的人都认为丁苏是易飞和自己的密友。

    至少在临东,她名气大升啊。

    新闻媒体行业谁不巴着她啊。

    谁不知道易飞特别护短,而且霸道,根本不讲道理的。

    丁苏以前不这样啊。

    在晚报两年,她都没说过是自己的同学。

    看来人真的会变的。

    就是她就化的有点快。

    丁苏叹了口气,“说实话,这个专栏是我们主编的意思,他说,你写些小易总的故事,肯定能吸引读者,你也出名了,也宣传了丽飞公司,报社报纸的销量也上升了,是三全其美的事,故事只有编的离奇些才吸引人,我别的不行,编故事还是行的,总体肯定是宣传易飞的正面消息,省得不少人都说他嚣张跋扈。”

    主编都这么说了。

    她能怎么办。

    丁苏不知道流量的意思,反正是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蹭流量不是个好词。

    有什么办法。

    刚毕业的时候,她也认为凭自己的才华,在哪都吃得香。

    事实上远不是这么回事。

    社会关系才最重要,才华得往后排。

    她又不是傻瓜。

    自己是赵丽丽的同学又不是编的,和赵丽丽关系不错又不是编的。

    编些故事自然也无可厚非。

    “那你就接着写嘛。”

    易飞说道:“我觉得丁姐姐写小说的水平相当高,你也可以写些小说,丽飞公司可以帮你出版。”

    自己读过的小说可不少。

    绝大部分都没有出版呢。

    大不了真的给丁苏拉个框架,她往里面填内容就成。

    以她的文笔,写出来估计一样能成为畅销书。

    她是丽丽的同学,总要帮帮她。

    她能成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成啊。

    丁苏说道:“好啊,反正你有的是钱,花点钱给我出书也不是不可以。”

    出版书别说赚钱,有时候要花钱的。

    易飞说道:“大姐,我让你写书是让你赚钱的。”

    现在写书赚钱不赚钱,他也不知道。

    写得好能赚钱吧。

    他记得这几年一些女开头的小说卖得非常好,作者赚了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