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从1987开始 > 第1861章 这是厂
    车子开出去不短时间。

    都出了江城市区了,甚至都过了城乡结合部。

    才在路北边看到一个像是厂子的地方,大门口挂着一个白色的牌子,上面写着:江城飞灵玻璃厂。

    再往前一里左右是个镇子。

    说它像个厂子,主要是太简陋了。

    就说这大门吧。

    易飞想起了二中的大门。

    还不如二中的门呢。

    二中的大门起码有四个方柱子,都抹上了水泥,上方还用金属做了个拱形架,旁边还盖了两间门卫房呢。

    这里倒好。

    两个红砖垒成的方柱子一立,一人高的院墙一连,装上一扇铁栅栏门,挂个牌子就是厂大门了。

    能再简单点吗?

    隔着大门向里看,通向大门的一条路把厂区分成两部分。

    如果院里也算厂区的话。

    说是路,路面已经坑坑洼洼,到处是掺有煤灰的泥土石子。

    自己的车进去都得小心点。

    搞不好会托底。

    大路右侧,几排平房应该是厂房。

    统一红砖石棉瓦房,房顶都长了毛糙。

    大中左侧,靠着大门是个两层的小楼,走廊在外面的那种,也是红砖直接裸露在外面。

    小楼的前面有两三排平房。

    院子里除了红砖破房,就是荒草杂树。

    面积到是不小,从大门口看,南北都有一里地了,东西也有三四百米。

    建这个厂的目的就是占地?

    这荒山野岭的,现在占地有个屁用啊,再说地本来就是市府的,飞灵玻璃厂属集体也好,属市府也好,没有占地的理由,也没人有这个眼光。

    就算占地,院子里种些树也好啊。

    陈思宁说道:“这离市里也太远了吧?再说这也不像个工厂啊?晚上在这里都能吓死个人。”

    说是厂,里面一个人影也没有。

    有点像电影里的乱坟岗。

    “远点正常。”

    易飞笑道:“玻璃厂也不能建在市中心,不过,宁宁姐,你有一句说得对,让我看,这也不像个工厂,如果种要庄稼,说是个农场还说得过去。”

    把工厂搞成这样,他也是服了。

    这么大地方。

    弄大棚种香菇倒是不错。

    赵秋城笑道:“各种各样的乡镇企业多了,有的就是农村的院子,也叫作厂,至少这个厂的面积可真不少,都抵上丽飞电器的一期工程大了。”

    有几个建厂的像易飞一样。

    要搞什么花园式工厂,绿化都有严格要求。

    每棵树都修得整整齐齐。

    空地都种上花草。

    不过,还别说,这样的工厂连工人的素质都高了。

    也不随地大小便了,也没人抄近路从草地上走。

    当然,也和丽飞公司的政策有关,违反厂里的制度那是真罚钱,不管是谁。

    修自己的厂也就算了。

    他把厂门口的路都修了,厂子四周都种上树。

    甚至把路对面的别人的建筑外墙都给重整下。

    大门口没有人,曲副总督的车直接进了院子。

    易飞也开车跟了进去。

    车子进大门右拐停在那个两层楼前。

    几人从车上下来。

    易飞说道:“曲伯伯,你把这样一个厂卖给我?”

    别说卖,白给自己都不想要。

    这离市里很远了。

    他就是想占地皮,都不想占在这。

    买这里还不如要地皮重新建呢。

    当然,三十年后,江城要大很多,城乡连成一征,这里也不算偏僻。

    但那是三十年后。

    易飞算是知道他们为什么年年亏损了。

    乡镇企业本来就是在国营企业的夹缝中生存,没有计划内产品,谁看了这样的厂子想买他们的产品?

    你就是能生产出全世界最好的玻璃,销量也好不到哪去。

    易飞见过的老国营厂多了。

    但人家至少是个厂,就像刚才看到的劳保一厂,办公楼是正儿八经的楼房。

    这是个啥。

    墙上抹点白灰?哪怕抹层水泥也好看点啊。

    曲季天说道:“怎么,看不上这厂?”

    这都不用问,估计能看上这厂的人不多。

    当初建厂的时候,老郭是能省则省,把有限的资金尽量多的投在生产设备上,赚了钱,盖什么样的楼不行,可玻璃厂就从没赚钱过。

    “如果他们没有别的吸引我的地方。”

    易飞说道:“曲伯伯,我宁可找您批点地,建个新玻璃厂。”

    除了大,真的没有任何能吸引他的地方。

    在临东建玻璃厂。

    只要自己把规划写好,交给关副府长。

    自己要多少地,关副府长都会给。

    玻璃厂又不能建在市中心,青江镇的马镇长都敢把地给自己。

    何必花钱买这个厂。

    曲季天笑道:“你申请地,我就把这块在批给你,条件只有一个,就是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进去看看吧,说不定你就想要这个厂呢。”

    又没准备要他的钱,卖给他只是个说法。

    小敏说过,易飞最重视的不是项目,他做哪个项目都赚钱。

    也不重视金钱,既然做那个项目都赚钱,自然就不缺钱。

    他最重视的是人才,各方各面的人才。

    郭华书怎么着也算个人才。

    一楼的门都关着,几个人从中间的楼梯直接上了二楼,看到从一间办公室出来一个女人。

    她惊奇地看着几个人,“你们找谁?”

    看来,她不认识两位领导。

    刘孝军说道:“我们找你们的厂长郭华书。”

    那女人手向前一指,“他在厂长办公室里。”

    说着和易飞一行擦肩而过,下楼去了。

    其实不用她指路,曲季天和刘孝军都来过这里,这几年虽然没来过,可也没发生变化。

    几个人接着向前走。

    看到一个办公室门口挂着厂长办公室的牌子。

    刘孝军敲敲门。

    里面传出一声“请进。”

    刘孝军推开门。

    屋里陈设很简单,一排绿色的铁皮柜子,靠窗放着一张办公桌,估计桌子的寿命比赵秋城都大,一个看起来五十来岁的男人正在看资料。

    男人穿着蓝色劳动布工作服,戴着一副老花镜。

    头上的不多的头女基本上全白了。

    典型的老专家的样子。

    他抬头看了看,站了起来,“两位领导怎么这么闲?这几位是?”

    曲贵敏说道:“郭叔叔,你不会不认识我了吧?”

    “怎么可能呢。”

    男人笑笑,“我说的是这几位客人。”

    曲贵敏说道:“我给您介绍下,秋城集团公司赵秋城赵总,丽飞集公司易飞小易总,她是陈思宁,丽飞公司江城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她爸爸,郭叔叔应该知道,省城建署的陈署长,赵总,小易总,这位便是江城飞灵玻璃厂的郭华书郭厂长。”

    她从小就认识郭华书。

    爸爸的好朋友,每年都会去她家。

    郭华书和赵秋城、易飞、陈思宁亲切的握手,“我这办公室太小,我们到隔壁会议室坐吧。“

    办公室确实不大。

    放了办公桌,桌前再放两把椅子。

    剩下的就摆了一张宽的布沙发,几个人一进来,站的位置都不宽绰。

    跟着郭华书到了隔壁。

    这是会议室?

    中间一个大长桌子,似乎是二十年前的样子。

    一圈围了一些木椅子,整个会议室就是破桌子破椅子,墙也是白灰随便刷刷。

    易飞知道为什么有市府和省府支持,厂子还经营不下去了。

    这也太抠了。

    要说现在效益不好,抠就抠点吧。

    当初建厂的时候,弄个会议室还带捡人家破家具的啊?

    刘孝军不说投了不少钱吗?

    国营单位有计划内的产品撑着,问题不大,乡镇企业靠的是市场,这也算个会客室,会客室是见人的地方,面子工程总是要做的。

    再说,国营单位也没这样的啊。

    临东机械厂也亏损,可人家的会议室装修得也像模像样。

    郭华书说道:“不好意思了,条件简陋,大家随便坐。”

    说完,他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