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叫韩晨,家住西南某个农村,除此之外没有透露其他信息。青年也只说自己叫卓思贤,在东北工作。
“你是郑墨阳吗?”韩晨问,“未航的创始人。”
“我已经卸任了。”
“在火车上的时候就觉得面熟,就是当时没敢问,”姑娘带着一丝遇到名人的兴奋,“早知道就带支笔来要签名了。”
郑墨阳微微笑了一下:“我的签名也没什么特别的,你要是真的想要,我去和店家借一支笔。”
“你等等,”冯诺一开始翻找背包,“我好像带了。”
最后他真的拿出一只水性笔来,然后又到处找纸:“只剩这个了,要不就在背面签吧。”他把一张传单拍在桌上。
“你把这个带回来干什么?”郑墨阳把纸张接过来。
“留个纪念。”冯诺一回答。
郑墨阳最近忙于基金会的人员整改,整天行踪不定。冯诺一好奇非营利组织的工作状态,郑墨阳就把他带了过去,说他是请来的技术援助。冯诺一拼死抵抗,最后还是给基金会的官网改了几个bug。正在心里狠骂资本家见缝插针的时候,看到桌子上大叠的传单,好像是新项目的宣传资料,就拿了几张回来。
郑墨阳在传单背面签了名,递给对面的人。
韩晨开心地观赏了一番签名,又翻到背面看传单。“乡村支教培训计划?”她看着传单上的希望小学校园照,“培训支教老师的吗?”
“是的,”郑墨阳说,“希望小学教师一直短缺,所以打算去几个大学做做宣传,看有没有在校大学生愿意义务支教。这些学生热情很高,但是没有教学经验,所以在他们上岗之前,希望先培训几天,给他们讲讲教学思想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听起来很有意义啊,”韩晨盯着传单上的照片看了一会儿,突然问,“我可以参加吗?”
其他的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她。
韩晨的语气里带着点忐忑:“我是美院毕业的,培训一下,教孩子们画画应该没有问题。”
“当然欢迎,”郑墨阳说,“报名方式就在那张传单上,联系相关的负责人就好。”
冯诺一不知道一个签名还能招到一个义工,带着点惊讶问:“工作不要紧吗?”
“我辞了,”韩晨把传单仔细地折了折放回口袋,“重置年还做什么工作啊。”
说得对啊,都是重置年了,这么宝贵的一年,不应该献给自己未能成行的梦想吗?不应该去追求那些不敢追求的人吗?
居然选择去做慈善?这是什么圣人?!
“你没有其他想做的事吗?”郑墨阳果然问出了口,“环游世界,做音乐,写小说,或者创业?”
韩晨不好意思地理了理头发:“我没什么写文章的才华,创业从来没想过,环游世界……我没钱啊……”
“支教包食宿的。”冯诺一说了句毫无意义的废话。
“而且,这不是挺有意义的吗?”韩晨说,“岚山是个很美的地方,孩子们也都很可爱。”
“那份传单,可以也给我一张吗?”卓思贤突然说。
冯诺一彻底地震惊了:“你也要去?”
神挑中的都是些什么人中圣贤?!
“嗯,正好最近心里很乱,想离开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你也辞职了?”
“我请了长期病假。”
“这个项目我会跟进的,”郑墨阳说,“说不定我们还会再见。”顿了顿,又对着卓思贤说:“你是不是没听说过未航这家公司?”
“啊?”瞪圆眼睛的样子很可爱,“暴露了吗?”
“刚才那位姑娘说我的身份的时候,你在偷偷地查手机吧,”郑墨阳说,“那种‘大家看起来都知道,为什么我不知道’的表情,很典型啊。”
卓思贤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冯诺一看着他,瞬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串联了起来。
第31章 演戏过头就是悲剧
事情是从“我要举办一场慈善晚宴”开始的。
“在想什么呢?”郑墨阳问。
他坐在大床边缘,床边有一条厚厚的长毛地毯,冯诺一坐在上面,神情飘忽天外,自从听到那句“慈善晚宴”之后就这样了。
“这种活动像是电视里才有的东西。”
“实际上也是,”郑墨阳说,“至少会有三十多家媒体到场。”
“这么大阵仗吗?”
“还有二十几个演员和歌手。”郑墨阳报出了几个名字,都是街上随便拉一个人就耳熟能详的。
“等等,”冯诺一觉得有点晕头转向,“这到底是慈善晚宴还是颁奖典礼啊?”
不算那些媒体新闻报道,光那几十个一二线演员的社交账号转发一下,曝光度就相当可观。
“我以为青苗基金会只做地方性的小项目呢,”冯诺一说,“这下不是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吗?”
郑墨阳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我这么辛苦地做慈善,当然要全国人民都看到。”
冯诺一被噎住了。行吧,他想,谁规定做好事必须不留名的,然后非常乐观地说:“增加曝光度,有利于更多人了解当地孩子的困难,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不过,请那么多流量明星,当红歌手,不是很费钱吗?”